拆解風濕:血管也患風濕?

拆解風濕:血管也患風濕?

提起風濕病,不少讀者可能想起各類關節炎或皮肌炎,但人體的血管其實也會患風濕病。一旦人體出現自體免疫毛病,可引發出血管炎。一旦血管受到傷害,會減低血液流量,甚至因血管壁出現裂痕,而令血液滲漏至皮膚或身體其他部位,造成長遠影響。

血管炎有大中小之分

血管炎的分類,可分為大血管炎、中血管炎及小血管炎。「高安氏動脈炎」(Takayasu'sArteritis)是大血管炎的一種,可見於成年人或小孩身上。患者可能因股動脈發炎,在運動、行走時突感腳痛,嚴重者無法走路。
中血管炎可分為急性及慢性,前者如川崎症,患者出現突發性的症狀如高燒、皮膚紅疹、淋巴腺脹大、眼睛變紅及關節痛等,部份個案因心臟冠狀血管炎而併發心臟病。至於慢性中血管炎,包括較為罕見但後果非常嚴重的「多發性結節性動脈炎」,此症會影響人體較大的血管如腎動脈、腸動脈等,血管因發炎阻塞,如處理不當,可致腎衰竭及腸子壞疽等嚴重併發症。
至於小血管炎如紫癜綜合症,大部份患者病徵較輕微,臨床表現主要為皮膚出血點、紫癜和瘀斑,多見於下肢。另患者出現多發及遊走性關節炎(以下肢多見)和消化道症狀(多為腹絞痛,少數可併發小腸炎)。紫癜綜合症患者只要經適當治療,通常不會有嚴重後遺症,但約1%會併發腎炎。
隔周三刊出
資料來源:兒科專科醫生 李子良
香港風濕病基金會網址: http://www.hkarf.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