揑造食品漲價 發改委擬重罰

揑造食品漲價 發改委擬重罰

【本報訊】內地為力遏蒜、綠豆等食品價格間歇性爆升,發改委擬以重典整治。發改委擬對有揑造、散佈漲價資訊,擾亂市場價格秩序等違法行為的經營者,處以最高200萬元(人民幣.下同)的罰款,並將《關於市場價格異常波動時期價格違法行為處罰的特別規定》公開徵求意見,並於8月13日截止。

最高罰200萬或被停業

意見提到,今年以來,一些地方的少數經營者揑造、散佈漲價資訊、惡意囤積、哄抬價格、牟取暴利,造成市場價格異常波動,嚴重擾亂了市場秩序。為進一步完善市場價格監管法律體系,及時制止和嚴厲懲處價格異常波動時期的價格違法行為,管理通脹預期、穩定價格總水準,保護消費者和經營者的合法權益,並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基礎下研究罰則(見表)。
意見提到的罰款由20萬至200萬元不等,按違法嚴重性作決定,情況嚴重者,將被責令停業整頓,或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依法吊銷營業執照。
發改委自年初起,四出調查因惡意囤積、哄抬價格、牟取暴利等因素而令食品價格被推高,發改委更多次對廠家作出嚴厲查處,如年初時南寧、柳州部份米粉生產廠家串通漲價,先後集體提高米粉出廠價格,每500克提高0.2元左右,導致部份米粉攤點零售價格上漲,平均每碗上漲0.5元。發改委勒令廠家將米粉價錢還原,並向廠家罰款3至8萬元。
發改委上半年多次查處抬價行為,發改委、商務部、國家工商總局於7月初更向外公佈查處成績,其中對大蒜、綠豆市場專項整治工作進行督導,令價格回落。不過,內地《第一財經日報》報道,中國大蒜第一鎮的宿羊山鎮,上周就出現每噸蒜價在一周內升1000元。

價格違法行為處罰意見稿重點

.經營者揑造、散佈漲價資訊,擾亂市場價格秩序者,最高罰款200萬元人民幣

.經營者對市場供應緊張、價格發生異常波動的商品,多進少售、只進不售或者囤積拒售的;經營者的產銷或進銷差價額超過正常時期差價額一倍的;經營者之間通過協議、決議或者協同行為等方式相互串通,操縱市場價格,損害其他經營者或者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等,沒收違法所得,並須繳違法所得5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繳20萬元以上至200萬元以下的罰款

.情況嚴重者,將被責令停業整頓或遭吊銷營業執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