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一度的體壇盛事終於落幕,街口咖啡室的電視機總算可以回回氣,卸下擔任搖錢樹的義務。我們這些沒良心的圈外人,坐在家裏收看舊電影和清談節目,總是聽到咖啡室傳來震耳欲聾的喝釆聲,才匆匆轉去體育台的直播,瞄一瞄誰的毛腿或鐵頭射入一球——有點像看四仔刻意飛越輕攏慢撚,單單實高潮的一刻,不問耕耘只問收穫。功利主義的同道中人恐怕不少,否則Xtube不會時不時就出現標籤《射射射》的片段,刪掉由軟而硬的前戲和由緩而速的過程,輯埋輯埋體液橫溢的鏡頭,還「精選」這個名詞最原始的定義。
一個月來的相關花絮,令我久久不能想透的不是靈通八爪魚的奧秘,也不是打假波的高難度,而是迷信的球員躋入八強後不洗球衣的傳聞。初初聽到,還以為指旗開得勝不另選球衣,場場套上同一件幸運衫再戰江湖。這點我完全可以理解,任何基佬某天穿上件FredPerry落街,未行到去地鐵站已經遇上對先生,從此Lacoste和RalphLauren當然唔使旨意再見生天,今生行頭非FP莫屬。搞清楚才晴天霹靂:原來報捷之後,為了挽留幸運之神再坐一回,從頭到腳衣物保持原汁原味,遠離有潛伏危機將好運一次過沖淨的洗衣機!據說連內褲襪子也不洗,打咁耐着咁耐,變相鼎力支持環保。天啊,這怎麼可能呢?不要說經歷兩小時劇烈運動,就算斯斯文文喝一頓下午茶,衫褲都有汗漬,一回家脫下洗之而後快呀。他們臭味相投,大概無所謂,難為貼身陪跑的球證被逼呼吸污濁氣息,下次選厭惡性行業,肯定榜上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