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第一波:加薪的新思維 - 李兆波

理財第一波:加薪的新思維 - 李兆波

工資是個人積累財富的源頭之一,港鐵宣佈平均加薪2.5%,表現好的可加薪3.3%,及獲一筆過0.67個月月薪的工作表現獎金。最近的綜合消費物價指數為2.5%,可以說港鐵的薪金調整與通脹相若。工會要求加薪5%,我十分體諒,因消費物價指數乃一平均數字,有些東西升幅會高於此數。快餐店兩大集團都宣佈未來會加價,且加幅會高於通脹。通脹對低收入僱員打擊最大,月入1萬元的只加250元,每日不到10元,令人不快。

公司加薪要看現金流

不過,仔細看港鐵09年年報,利潤96億元,當中近28億元是物業公允價值變動,這不是現金利潤,減去此部份的利潤是68億元。物業發展利潤35.5億元,此部份上落很大,當港鐵完成大部份鐵路網,物業發展的利潤會大不如前,主要會依賴租金收入。
港鐵是上市公司,利潤要與股東分享,它的派息比率是30.8%,全年共派息約13億元,員工薪酬開支是33.9億元,加2.5%約是8500萬元。
薪酬與業務的收入不同,薪酬易加難減,而且與派息一樣,都是以現金支付。公司加薪要看現金流,不可只以利潤有96億元作加薪依據。
現在香港的情況與97年前不同,那時候年年加薪10%以上,現在薪金升幅大不如前,企業多以獎金代替薪金升幅,減少對以後員工薪金開支的壓力。要有比平均薪酬高的升幅,表現要比別人強。若相信自己比別人更強,但只有平均的升幅,可能是上司或公司沒有智慧,與其等待某加薪水平,不如找另一份工作使薪酬上升。

李兆波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