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談滙債:拆息趨升不是好兆頭 - 丁世民

暢談滙債:拆息趨升不是好兆頭 - 丁世民

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取向,果真是反映基本面孰好孰劣的最佳寒暑表。相反地,傳統上亦能反映經濟增長、通脹預期、央行貨幣政策方向的國債收益率及股市走勢,兩者已不能正確代表經濟前景的優劣預期。哪有一個地方越需要借更多債,而債主越借得多,卻給予債仔收取的利息竟越低?
現時主要發達國家的公債收益率,便是如斯景況;莫非與現實生活一樣,欠債的人,只要欠下的債項越大,債主便越怕債仔宣佈破產,而忌債仔三分?

A股銅價澳元 看高一線

箇中尤以美債的表現最為反傳統!債息正常應與股市同步,即股市趨升,債息多會上漲。但自上年美股見底開始,除上年4至6月間美股明顯見底上揚,美債息率亦跟隨上揚外,過去一年來,國債價格表現較正常情況強勁得多,顯示美國聯儲局、財政部及白宮極為成功,不需多付額外沉重的債息,便可繼續瘋狂借錢。錢從何來?還不是中國、日本及過去半年逃離「歐豬五國」的資金。最新形勢是,債息有見底回升迹象,華爾街亦然,主要原因看來乃對歐債問題,及中國經濟增長下半年放緩憂慮有所減退有關。
從純粹數據上,因去年下半年同比基數較高,內地餘下時間公佈的數據,正常推斷確實存在放緩可能。
但內地多處未有嚴格執行三套房及其他打壓樓價的調控措施,上月出入口數據勝市場預期,而新增貸款亦較上周估計為高;配合美國企業盈利早前遭下調,是日展開業績發佈序幕,變成勝悲觀預測的機會大增。但華爾街上周已呈大幅反彈,本周不宜憧憬,倒是A股及與內地相關的銅價及澳元,尚可看高一線。
基本面優異的地區,如澳洲、印度、台灣、馬來西亞及南韓,已分別先後加息。而這些地區的股市及貨幣,表現亦較突出。但留意歐元區與特區一樣,加息乃遙遠事情,但銀行同業拆息卻趨升,並非好兆頭!

丁世民
敦沛期貨行政總裁

王良享、丁世民、溫灼培、羅家聰及黃元山專欄,將於周一至周五輪流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