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在6月份只新增8.3萬個職位,對於正部署11月國會選舉的民主黨來說,當然不是好消息。雖然環球經濟陷入雙底衰退的風險應該很微,可是美國和中國經濟顯然正在減速。美國數據未如人意,美元如今不是贏家而是輸家,而美股美元關係也由背道而馳變成共同進退。
兩周前,一些大銀行的外滙策略師還高唱歐元會瀉至1.1美元水平,如今聰明錢正在回補歐元淡倉,改為增持黃金。假如歐元在未來一個月反彈到1.3至1.32美元,亦不會令人感到意外。
美股已完全反映經濟趨於「持續增長」的假設,縱然是重量級藍籌股也無法免疫於無情的沽壓。美國就業數據欠佳、墨西哥灣漏油、中國採購經理指數回落、歐洲債務危機、西班牙銀行體系遇衝擊、美國財赤壓力、資金離棄美股基金、圖表上的「死亡十字」,及波動指數(VIX)升越30點等,都顯示「大灰熊」可能再襲華爾街。
標指有下試950點之虞
雖然股市近期跌得頗深,但這一波調整似乎還未告一段落。除非經濟數據「重見光明」,而次季度企業成績又令人滿意,否則好友不易重新主導市場。個人認為,好友們暫難佔得上風。
觀乎美國藍籌股的派息率較美國10年期國庫債券孳息更為吸引,而美股的預測市盈率(PE)又是1980年代以來最低,這看來是趁低吸納良機。再看,市場上還有其他利好股市的潛在催化劑,包括:新一浪併購潮、高盛和解、漏油事件解決、歐洲銀行通過壓力測試,甚至是美國就業職位激增。期望歸期望,問題是世事是否盡如人意。
美股在圖表上出現「頭肩頂」形勢,這顯然並非吉兆,我擔心美國標準普爾500指數有下試950至980點之虞。
麥曉林
本欄隔周逢周一刊出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