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天普選聯及民主黨舉行的政改發問會上,有市民質疑剛通過的政改方案製造了另一種功能組別,製造了另一種特權,很容易出現易請難送的局面,令取消功能組別的工作更困難,令達至真正的雙普選有更多障礙。
這樣的質疑絕不是無理取鬧,絕不是過慮的,畢竟任何人都不會心甘情願放下手上的特殊權利或權力,畢竟任何人都不會輕而易舉的讓出本身的議席或政治好處。政改方案新增那五個變相普選的功能組別議席當然也免不了這樣的風險。不過,由於五個議席的產生過程市民都可以充份參與,市民都有選擇,令當選的議員不能不尊重市民的意願。
首先,有權提名及參選的都是民選區議員。他們是在各個地方選區由市民一人一票選出。只要大部份明確提出廢除所有功能組別及落實雙普選的訴求,並以此作為投票時的重要考慮,明年底區議會選舉中產生的大部份區議員將不得不依從市民的想法辦事,努力爭取廢除所有功能組別包括新增的五個形同普選的區議會功能組別。更重要的是,最終決定那位候選人能成功進入議會的是三百二十萬選民,是香港的普羅大眾。要知道香港市民過去二十多年來一直是推動、促進香港民主進程的後盾,是在關鍵時刻願意挺身而出力爭民主的力量,由他們把關,由他們選擇代表在議會內爭取廢除功能組別,由他們以選票監察議員及代表,這比任何政黨、政客、政治領袖的承諾都來得可靠實在。
當然,剛通過的政改方案只是民主進程的一小步,真正難搞,真正難打破的是三十個傳統功能組別。經過二十多年的運作,享受了二十多年的特權,不少界別及團體早已視這份既得利益為理所當然的,牢不可破的,不但不會輕易放棄,更會千方百計延長、保留這份特權。在這些功能組別、團體當中,很多是工商界、大企業的代表,他們在經濟、社會層面上擁有重大影響力,北京中央政府對他們的意見也非常重視,不會輕易損害他們的利益。
要克服工商界的阻力,要順利廢除所有功能組別,我們除了堅決要求中央政府信守二○一七、二○二○年雙普選的承諾,除了堅決要求按《基本法》及國際共認的準則落實真普選外;社會、政團還需要鼓勵、引導、游說工商界、專業界別人士認同普選,參與普選。只有當他們明白公平公正公開的普選才真正具有認受性正當性,只有當他們明白普選是人人可參與的公平競逐,只有當他們了解一人一票普選不是甚麼洪水猛獸,他們才不會全力封殺雙普選之路,他們才不會拖雙普選的後腿,他們才會接受功能組別必須全部廢除,不能以任何形式繼續存在的政治現實。
是的,廢除政治特權及功能組別絕不是容易的事,要三十個傳統功能組別自動棄權更是一廂情願的想法。想真正落實雙普選,議會內的每個議席、每個方案固然要寸土必爭,議會外的每一分力量、每一個團體都必須爭取過來,令再冥頑不靈的人也不得不接受功能組別着實該被掃進歷史的垃圾堆。
周一至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