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內地將進行招標的6省13個合共280兆瓦光伏發電項目,保利協鑫(3800)表明,公司將參與有關項目的招標;除自行參與項目外,亦會與主要股東之一的中投進行討論。隨着規模進一步擴大,公司有信心未來發電成本降至每度1元(人民幣.下同)。記者:張活儀
保利協鑫旗下主要生產多晶硅的江蘇中能副總經理呂錦標表示,公司自行生產的三氯氫硅(生產多晶硅主要原料)成本僅每噸2000元,較進口的相關原料成本達7000至8000元,擁有明顯優勢,加上公司生產每噸多晶硅的耗電量僅100度,即使內地電力方面的生產成本較外國高,憑着公司於單線生產效率較高的優勢,公司有信心生產效率與外國同業看齊,並於下半年將每公斤的多晶硅生產成本降至30美元(約234港元)以下。
多晶硅銷售可達70億
公司今年首季多晶硅生產成本為每公斤35美元,第二季更逐步下降,故預計第二季的產量會較第一季大增,預計至今年底多晶硅產能達2.1萬噸。按每公斤50至55美元計算,銷售額可達8至9億美元(約62.4億至70.2億港元)。
至於硅片業務,自徐州廠房1月底投產以來,至5月份已經達產,目前產能達500MW硅片;旗下子公司協鑫硅材料常務副總經理薛抗美指出,公司在廠房內使用的鑄錠爐,其中大部份來自美國GTSolar,只有小部份是使用國內本身品牌,但整體而言,內地品牌的品質絕不比外國差,且成本較國外低20%,故未來不排除將內地品牌的鑄錠爐比例增加,以降低成本。
而徐州20MW光伏發電業務方面,預計年發電約1300小時,年發電量為2600萬度,自年初至今已發電1160萬度,每度電上網電價為2.15元,其發電成本約每度1.5至1.6元。雖然至今中央政府尚未為光伏發電作出正式的電價補貼,但薛美抗認為,雖然最終電價補貼未必有預期電價高,但為確保光伏發電的發展,料電價補貼最終仍會出台。
料京將補貼光伏發電
從整體光伏市場來看,雖然德國削減太陽能相關補貼,但減幅縮少,然而意大利亦有意削減補貼,呂錦標指出,德國有意削減補貼之時,已將太陽能相關需求推前,上半年多晶硅及硅片的需求強勁,令多晶硅價格穩中有升,達每公斤50至55美元,需求更有可能於下半年得以延續,根據市場預計,今年全球的光伏發電相關需求為12.15GW,下半年需求相信仍會持續,但明年市況卻不好預測。
不過,太陽能發電的補貼得以縮減,源自太陽能發電技術已趨向成熟,故補貼的削減不一定是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