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6月份的貿易順差擴大至今年內最高,出口增幅為43.9%,高於預期的38%。中國對歐盟的出口為272億美元,較5月份仍上升5%,顯示歐債危機並未令中國對歐盟出口構成嚴重的打擊。相反,中國對其他金磚三國的出口都繼續表現強勁,以同比計算,6月份中國對印度出口,較去年6月上升58.9%,對俄羅斯出口上升84%,而對巴西出口更上升125%。至此,市場對中國出口的穩健性應該再無懸念。
A股年底上試3000點
周日人民銀行公佈,6月份廣義貨幣(M2)供應量較上年同期成長18.5%,低於5月份的21%,人民幣新增貸款則為6034億元,略高於市場預期的6000億。歷史上,1月、2月及6月份的新增貸款量都比較高,而下半年貸款需求較上半年少,若以銀監會主席劉明康年初宣佈全年新增貸款目標為7.5萬億元人民幣計算,則下半年貸款增長約為2.87萬億元人民幣,平均每月約4800億元人民幣,仍高於過去10年每月平均的3080億元人民幣水平。由於銀行集資潮令短期銀根抽緊,人行於過去7個星期內對市場注資共約9000億元人民幣。早前社保基金宣佈提高下半年入市比例至30%,而中央匯金繼續積極支持銀行融資下,上證綜合指數7月2日造出2319點應是本年度低位,在「有保有壓」政策推動下,年底回試3000點水平。
6月19日人行宣佈增強人民幣滙率彈性至今,人民幣兌美元滙價已升值約0.8%,人民幣滙價再度市場化已是事實。在2005年7月底人行行長周小川表示一籃子貨幣的權重由雙邊貿易量,利息及股息流量決定,進而勾畫出四大重要掛鈎國家為美國、歐元區、日本及南韓,7個次要地區為新加坡、英國、馬來西亞、俄羅斯、澳洲、泰國及加拿大。若以2009年底中國與其他國家貿易量作參考,則印度及巴西應進入參考籃子中,澳洲則因為從第8位攀升至第5位而增加其權重。西風東移,環球增長引擎移至發展中國家,人民幣掛鈎的一籃子貨幣的實質滙價都會大升,增加人民幣升值的壓力。
王良享
星展銀行(香港)財資市場部高級副總裁
王良享、丁世民、溫灼培、羅家聰及黃元山專欄,將於周一至周五輪流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