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香港倡議推廣醫療旅遊多年不成功,但鄰近國家或地區如新加坡、台灣、泰國、南韓等,醫療旅遊已成為醫療服務不可或缺一部份,近年大力拓展醫療旅遊的新加坡,就以高醫療技術水平、但價錢比美國便宜三分二以上作招徠,成功吸引不少旅客同時使用醫療服務,更有港客對本港檢查有懷疑,趁到新加坡旅遊再做檢查,結果避過做手術一劫。
記者梁德倫新加坡報道
新加坡旅遊局教育醫保署醫保執行員鄭澤林接受本報訪問時指,新加坡06年時只有55萬旅客人次是參與醫療旅遊,如接受手術或身體檢查等,但至08年已上升至64萬人次,並有持續增加的趨勢。
治癌5年存活率78%
鄭澤林稱,當地10年前開始改革醫療系統,一直致力發展醫療科研和培育人才,從而改善本土的醫療水平,「當醫療水平上升,自然吸引更多國外人才,提升醫療服務的知名度,慢慢就會吸引外國遊客前來就醫及接受檢查。」他又指,有調查顯示前來新加坡就醫的遊客,主要是因為醫療設備先進及服務水平甚高。
新加坡的醫療服務經多年發展後,水平已可媲美歐美國家,鄭澤林舉例如癌症病人,接受治療後平均5年存活率達78%,與美國的86%相差不遠,但各項收費則相對較為便宜,例如在美國接受膝關節置換手術約需4萬美元(約31萬港元),在新加坡只需1.3萬美元(約10萬港元);髖關節置換手術在美國則需4.3萬美元(約33萬港元),在新加坡只需9,000美元(約7萬港元)。以同一醫療技術水平作比較,在新加坡接受治療自然更符合經濟效益。
他表示現時醫療旅遊的旅客多來自歐美國家、馬來西亞、印尼及中國等,也有香港旅客光顧。他指曾有一名香港中年婦女,在港驗出患有子宮肌瘤,醫生建議需以手術切除肌瘤,但她不放心,趁前往新加坡旅遊順道再檢查,結果證實肌瘤對日常生活影響不大,暫毋須做手術,只需繼續跟進病情。
高壓氧治糖尿腳及燒傷
【本報訊】新加坡醫療技術發展迅速,先進的設備及前衞療法也是誘因之一。新加坡中央醫院去年中開設高壓氧治療中心,為嚴重燒傷及因糖尿病導致手腳潰爛等病人提供治療,大部份人接受兩個月療程後傷口有明顯改善。
治療兩月傷已埋口
高壓氧治療中心顧問醫生GregoryChan表示,糖尿病患者一旦手腳受傷,傷口一般都較難復原,嚴重者更要截肢。該中心先後為多名糖尿病人治療,發現平均接受約兩個月、20多次療程後,傷口基本上已「埋口」。
該中心現時主要為糖尿病、一氧化碳中毒、嚴重灼傷等病人提供治療,每次治療2.5小時,收費250坡幣(約1,400港元),病人會在一個外形恍如潛水艙的治療室內,模擬海底10至20米壓力的地方吸入100%純氧,療程一般20至30多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