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方人物:英超教頭來港揀蟀

八方人物:英超教頭來港揀蟀

南非世界盃曲終人散,本港一場另類球賽也近尾聲。香港電台主辦的《一腳成名.踏上英超路》,本月18日將從15名本地年輕球員中,挑選3人到英國伯明翰球會受訓。專程來港執教的英超青年軍教頭JulianLeonBroomes(Julez)總結兩個多月來的特訓,給本地年輕球員這樣的評價,「有技術、夠進取,但欠缺球賽的洞察力」。

要清楚自己角色

何謂洞察力?Julez說,球員落場比賽,最重要是清楚自己擔當的角色,甚麼事應該做、何時去做。他舉例,練習對賽時,有球員意識到隊友想傳波攻門,急不及待衝前迎接,結果球未落地,自己先越位,錯失射門良機。今次來港,他特別教導球員「半轉身」技術,在球場上瞻前顧後,掌握下一步去向。
持有歐洲足協A級教練資格的Julez在英國伯明翰任青年軍教練,並在當地開辦足球學校,執教超過15年,閱人無數。他說,香港球員的技術不錯,尤其是年輕一代,叫他刮目相看。他早前到本地街場看球賽,並獲邀落場較量,賽後他對一名年僅13歲的小球員讚不絕口,「有足球概念,曉得怎去踢波」。

參加選拔的本地球員到上水作6日5夜的閉門訓練。

教到你學識為止

英超、歐冠到世界盃,香港人素來無球賽不歡,睇波多,講波勁。Julez也得承認,香港本地球員能從中領悟各國球技、進攻策略。但他強調,球員技術好,不代表能勝出,所以他時刻提醒年輕球員:「練習要多、要好、要艱辛」。
效力傑志預備組的陳思駿是候選球員之一。他說,原以為英超訓練是講求速度,但大部份時間是鍛煉基本功和專注力,覺得Julez對球員的要求特別高,「他一定要教到你學識為止,跟香港教練很不同」。
除技術層面,Julez認為,球員對足球的態度及投入感,也是選拔條件之一。Julez自幼在後花園踢波,7歲加入童軍足球隊,但逢賽必輸;不久父母離異,他變得反叛,想過放棄足球。原本惹他反感的後父,卻經常帶他去踢波,傳授球技,成功把他帶回綠茵場,「後父對我影響深遠」。

足球是一種專業

高中時,Julez獲選到專業足球學校受訓,開始參與業餘球賽,司職前鋒。完成學院課程後,他知道自己21歲的「高齡」已是明日黃花,也非當精英足球員的條件。在母親和後父鼓勵下,他決定改當年輕球員教練,「好享受教波的過程,球員入波一刻,我也會一同歡呼」。
專業足球員當不了,Julez對足球的熱誠未有減退,多年來積極修讀教練課程,希望憑自身經驗,扶助有相同夢想的年輕人。他寄語為人父母的,應持開放態度,鼓勵子女多作不同的嘗試,包括足球運動,「足球不但是一份職業,更是一種專業」。記者王家文

球員夢
追逐英超夢

《一腳成名.踏上英超路》整個選拔過程以紀錄片形式拍攝,追逐一班年輕人的英超足球夢。記者原以為類似外國的真人騷比賽,期待鏡頭前一張張勾心鬥角的嘴臉。節目監製陳曼儀笑說,她也希望捕捉這些場面,但這班後生仔「太乖」,反而球場外的成長過程,更令人動容。
本在25強出局的郭偉成因有球員退出,才以後補資格入圍,但最後集訓時,他一記射門被擋出,足球反彈擊中他的右眼,醫生指他視網膜可能受損,一個月內不能做劇烈運動,他說:「就算被選中,都去唔到受訓。」英超夢碎,他惟有勉勵自己,「有付出,有能力,教練就會見到」。

黃振輝(前)坦言,即使被選中,還要看老闆會否放人。

「唔知可以踢幾耐」

升讀中五現年17歲的郭文樂是15強中最年輕的球員。他家住長洲,放學後要到九龍灣、上水練波,來回最少3、4小時。首次「出城」集訓,更要母親帶路。有次母親見他遲遲未返,致電導演「尋子」。自幼在街場踢波,從未受過專業培訓,今次入選,他可謂背負長洲人的期望,「夢想嘛,想去出面踢」。
從事廣告製作的黃振輝年屆29歲,隊中最年長,要在現實與理想之間做抉擇,即使獲選,也可能放棄,「我真係年紀唔細,好難再找到份工,我又唔知足球可以踢幾耐。」
《一腳成名》一連七集下月4日起逢周三晚7時在亞洲電視本港台播出。港台網站作視像播映及重溫。
本報記者

郭偉成右眼受傷無緣赴英。

郭文樂很享受訓練過程。

隨隊治療師
傷患不放首位

十個波牛,十個曾受傷。這次隨隊擔任運動物理治療師的周子健(Eric)說,足球員常見的傷患包括拗柴、前十字韌帶撕裂和內側半月板拉傷等,「球員一定以入球為先,傷患肯定不放在首位」。採訪當日,一名球員因練習受傷,入院治療。Eric說,外界常誤會其工作只是「按摩」,實情是急救、體能測試和訓練,他統統有份。
受訓前,Eric(圖)先替球員做體測,改善弱點。球員何進聲因右腳曾拗柴,影響左腳踢波,Eric針對訓練他的平衡力,以助提升表現。惟大前提是要取得教練和運動員的信任,「要準確給他們知道,何時會康復,何時能訓練」,否則會影響治療成效。他笑說,這次入選的年輕球員個個都聽教聽話。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