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婦投資掛鈎存款接貴貨買外幣債券基金減風險

主婦投資掛鈎存款接貴貨
買外幣債券基金減風險

為博取高回報,家庭主婦李太投資外幣掛鈎存款,但受歐債危機拖累,無奈要以高於市價接貨。由於外幣存款息率較港元高,李太希望繼續投資外幣,冀為丈夫日後退休準備應急錢。專家建議按不同貨幣的特性,投資不同的外幣投資產品,賺取較高回報之餘,亦能平衡風險。
記者:黃碧珊 攝影:梁鑑章

家庭開支由丈夫負責,李太把以往工作所儲積蓄全數投資外幣。李太說:「這些錢只為將來丈夫退休後,作不時之需,選擇外幣貪其利息高於港幣。」為博取更高利息回報,她較早前投資外幣掛鈎存款,但受歐債危機拖累,掛鈎的澳元、新西蘭元、歐元及英鎊均跌穿協定滙率,需要按合約價接貨。李太說:「除人民幣有賺,其餘外幣均需在高位接貨,歐元更跌了約15%,但我可以等回升。」由於嫌外幣定存息率偏低,李太希望長線投資於回報較高的工具。

萬利理財總裁張佩儀認為,李太可按不同貨幣的特性,購買不同的投資產品(圖1)。澳元、歐元及英鎊宜選由專業人士管理的外幣債券基金,並透過投資人民幣債券持有人民幣。由於以新西蘭元作購買單位的債券基金選擇較少,故新西蘭元可作活期存款,急需時作流動現金。雖然新西蘭元現時活期息率不足1厘,但市場預期加息,活期存款彈性較高。

張佩儀提意買由不同發行商推出的人債,分散風險。

按貨幣特性揀投資產品

李太是長線投資者,投資由專業人士管理的債券基金,分散在不同債券組合,可降低單一債券風險,建議將悉數澳元、歐元及英鎊,分別投資該貨幣債券基金(表1)。至於人民幣債券,可購買由不同發行商推出的產品,分散風險。張佩儀指出,雖然國內銀行6個月定期存款息率為1.98厘,較香港一般約0.9厘吸引,但開戶手續繁複,相反人債有機會賺取高於本港人民幣定存的利息,操作亦較簡單。如由財政部發行、2012年底到期的人債,二手孳息率1.67厘(表2)。
不少二手人債將於明年到期,建議將一半人民幣購買二手的人債,餘下約5萬元認購新推出的人債。張佩儀提醒,本港二手債券市場並不活躍,如急需套現,屆時或未能找到接貨對象。不論債券基金或人債,均以長線持有為目標,不宜短線炒作。此外,加息周期債券價格相對下跌,但所兌外幣可能升值,彌補單位價值損失。

個案

讀者:李太
年齡:45歲
家庭狀況:與丈夫同住
職業:家庭主婦
資產:澳元、新西蘭元、人民幣、歐元、英鎊存款,各約10萬港元,合共50萬港元
目標:以手持外幣作長線投資,收取高息

澳紐元、人幣具升值潛力

恒生投資服務首席分析員溫灼培認為,李太可長線持有人民幣、澳元及新西蘭元。他解釋,中國外貿盈餘及面對的政治壓力,使人民幣下跌機會相對較低,但相信不會在短期內大幅升值,只會穩步上揚。

商品需求增加成動力

銅、鐵、煤及奶類產品是澳洲及新西蘭主要出口產品,若市場對有關商品需求增加,可支持澳、紐元滙價。
自歐債危機爆發,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系的歐元區,形勢出現變化,為削減財赤,歐元區政府需節約開支及增加稅收,商品需求會受影響,但中國及亞洲地區對商品需求的增加可抵銷有關影響。只要全球經濟向好,作為商品貨幣的澳元及新西蘭元,均具升值潛力。
另一方面,歐債危機令市場對歐元信心頓失,甚至擔心其解體,過份沽售歐元,而英國雖是國際重要金融中心,但遭遇百年一遇的金融海嘯,英鎊滙價亦跌得頗深,但現已從低位爬起。
溫灼培稱,從技術走勢看,歐元及英鎊均有支持,相信今年滙價,有機會接近每1歐元兌1.3美元,及每1英鎊兌1.6美元。雖然未升回李太接貨價,但可「鬆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