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拘捕俄羅斯十名間諜,不足兩周就以交換間諜告一段落。美國官員透露,原來一切早有預謀。總統奧巴馬(BarackObama)早近一個月前得悉聯邦調查局(FBI)準備拘捕俄諜時,已醞釀交換間諜,之後只是依照早寫好的劇本辦事。
奧巴馬上月得悉拉人
「蛇蠍美人」查普曼(AnnaChapman)等被捕俄諜認罪判驅逐後,前天(周五)被送上包機飛到奧地利維也納,與俄羅斯專機首尾相接,交換俄特赦的四名為西方當間諜囚犯。俄機載十諜回莫斯科,美國包機則先在英國倫敦放下兩人,再載另兩人到華府,料中央情報局(CIA)人員會向他們套密,並為他們安排新身份。
美國高級官員透露,FBI監視這批俄諜逾十年,今年2月首次向白宮簡報調查,上月初發現至少兩人計劃離美,拉人要快,所以在上月11日上報奧巴馬準備拉人,會上討論了案情、預計對間諜的控罪、事件對修復中美俄關係的衝擊,以及有人提出交換人質的建議。
官員指,FBI完全掌握這諜網底細,知道這批俄諜未刺探到重大機密,拘留價值不大,不如用來換人,奧巴馬最終同意。CIA和國務院會後制訂交換目標名單。雖然曾有傳一對一交換,美國官員強調他們從頭到尾只要求交換四人。
至上月24日,奧巴馬跟來訪俄總統梅德韋杰夫(DmitryMedvedev)老友鬼鬼食漢堡包時,並沒告訴對方間諜案之事,三日後司法部和FBI當局就拘捕十人。美國翌日向俄提出交換間諜,條件包括不准驅逐美國人報復,俄方爽快答應,周末已拍板同意四人名單。
美俄交換人質順利,反映美俄對間諜的處理,已不像冷戰時代那般,以意識形態為重。
美聯社/法新社/美國《紐約時報》
拜登:放索諜非我意思
美俄交換間諜後,美國副總統拜登(JoeBiden)亮相名嘴積連奴(JayLeno)節目,受街坊式質疑十換四不化算,拜登說:「我們得到四個猛人間諜,那十人在這裏很久,卻一事無成。」積連奴拿查普曼艷照出來說:「我們手上的間諜不是很火辣嗎?」拜登扮認真笑言:「送她走不是我的意思。」十諜返俄得不到英雄式歡迎,當地報章指他們只是「業餘」間諜,跟在「美國刑房」受苦的高級間諜不可同日而語。外界認為當局會安排新身份給他們低調過新生,蛇蠍艷名遠播的查普曼則例外。查普曼律師說她有意回英居住,但英國正擬取消她的護照。
美聯社/法新社
維也納是間諜之都
美俄在維也納交換間諜,反映出來的是維也納原來是間諜之都,19世紀末奧匈帝國時代已是歐洲一大間諜活動中心,1945至1955年遭盟軍分區佔領時更是柏林以外冷戰諜戰一大前線。
奧地利處於歐洲中心,加上保持中立國地位,當地法律又只將針對奧地利的間諜行為列為罪行,不理針對外國的間諜,都令維也納續成間諜中心。
冷戰結束近20年,維也納間諜之都地位不改。維也納是國際原子能機構和聯合國機構總部所在地,奧地利內政部報告指當地情報員數目仍是「不合比例地高」,只是重點轉向經濟間諜。
美國《紐約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