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沙田愉翠苑一名6歲女童,昨晚在住所疑沉迷看電視不肯溫習,被母親薄責後,女童竟多次跳上窗台,並伸手出窗花外作勢企圖跳樓,母親恐女兒出事報警。警員和救護員到場時,她已被家人阻止返回安全位置,送院檢驗。有專家指兒童喜作模仿,做危險動作隨時弄假成真,必須立即制止和作出輔導。
現場為沙田愉翠苑愉賢閣一單位,住有一家三口,包括姓黃夫婦和其6歲女兒。消息指,女童在愉田苑讀幼稚園,由於快要升讀小學,父母對她功課開始緊張,並不時提醒溫習功課。
昨晚6時50分,女童與父母在家中,姓吳(41歲)母親早已為她升小學準備一些功課,要求她做功課,但女童沉迷看電視不肯就範,母親遂加以薄責。
跳上窗邊伸手出窗花
由於女童拖拖拉拉,激怒其母親,欲打罵她一頓。女童即跳上窗邊,母親喝罵,她便跳回地板上,未幾又跳上窗邊,其間曾伸手出窗花之外作勢企圖跳樓,在窗邊與地板間跳上跳落有五、六次之多,母親恐女兒出事致電報案。
警員迅速趕往現場,消防車和救護車亦出動,當警員上門入屋後,證實女童已返回安全位置,便通知消防處,讓消防車撤退。父母事後感事態嚴重,稍後陪同女童送院檢驗,警方將案件列企圖自殺事件處理,現仍深入調查。
臨床心理學家朱嘉麗表示,兒童喜模仿,在電視或周遭環境學到自殺情景並模仿絕不出奇,加上有些兒童性格剛烈,一旦受激便不顧一切。有時兒童並非真的想跳樓,但做危險動作隨時會弄假成真,家長不應再與之糾纏下去,要即刻制止。女童做得第一次,恐會做第二次。朱嘉麗建議家長聯絡社署派社工、心理學家為女童作情緒輔導。
朱嘉麗坦言,在平日管教子女時便要約法三章,列出做功課、遊戲和休息的時間表;如果平日管教寬鬆,突然嚴格便易磨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