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出的隊伍 - 張灼祥(拔萃男書院校長)

勝出的隊伍 - 張灼祥(拔萃男書院校長)

四年一次,所有看世界盃的人都可成為球評專家了。那一隊勝出,從初賽至十六強、八強、準決賽、決賽,皆有一種說法。某一隊有機會晉級,兩隊對壘,那一隊勝算較高,預期的賽果出現,便說自己多有眼光,要是輸了,便說對手打得好,足球是圓的,解釋總能自圓其說。
然後又有幕後黑手之說,某熱門球隊打的是快樂足球,忽然之間不再快樂了。教練賽前與賽後說的一番話可以是兩個極端,此一時,彼一時的分析,都有道理。球迷更可長篇大論,既然成為專家了,當然說的話都有道理。
足球場上的喜怒哀樂,從觀眾以至球員、教練,都可讓攝錄機捕捉下來。某一經典射門鏡頭,教人讚嘆不已,數以億計坐在電視機前的球迷即時可看到,為此歡呼。至於球證誤判,執法偏差,影響賽果,受到千夫所指,亦立刻傳遍世界各地。
足球場上演出的一台戲,觀賞觀眾比史上最賣座的電影還要多,而且還是一起看的,因時差,不管看的時間是深夜、清晨、中午,總有一批又一批不離不棄的球迷在叫囂、歡呼。因為投入,才有樂趣可言,因為肉緊,才會這一刻興奮莫名,那一刻情緒低落。
專家的分析文章更有趣了,比影評、書評、藝評說法更多樣化,有着更多不同的解構,賽前有賽前的說法,賽後有賽後的講法,都有道理。就像賽馬,每一匹馬皆有機會勝出,分別是熱門還是冷門馬而已。三十二隊國家隊,出線機會不也有熱門與冷門之分麼。最先出局的球隊,自有不足之處,經專家分析,我們恍然大悟:怪不得啊,這樣子的打法焉得不輸。
十六強到八強,局勢出現微妙變化,應贏的沒贏,該輸的沒輸,球賽好看亦在於此。專家也會跌眼鏡,球迷也會猜錯,再不能怪誰,與眼光準確與否無關。一場球賽,總有那麼多變數,賽前預測,是按球員過往表現而定,臨場表現,可以是另一回事。
也真有「去得太盡」的球隊,到了八強、四強,已不如當初勇猛,有機會讓「留有餘力」的隊伍勝出了。專家當然有話說,球迷自然也會講出一番大道理來。
今天晚上,「漸入佳境」那一隊該可勝出。紅衣對橙衣,紅的勝算較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