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戲道:馮小剛淚撫唐山傷痕

電戲道:馮小剛淚撫唐山傷痕

馮小剛將發生在76年7月28日凌晨的唐山大地震拍成電影,很多人都指他將34年前的傷口剖開,會觸起在世的人的傷痛。馮小剛不同意這種說法,他舉例:「史匹堡(StevenSpielberg)監製HBO的劇集《ThePacific》(《雷霆軍天》),拍的時候也給人說為甚麼要去觸別人的傷痛。不過當他去訪問當年的老兵,得到的回應是意想不到。他們跟史匹堡講『我以為到死都沒有人再記得我們,別人只記得歐洲的戰事,好像亞洲從沒打過仗。』《唐山大地震》也是這樣的意思。」

他強調這不是一部藝術電影,商業片也說不過去,他說:「我會認為是一部國民電影,當中有商業的元素。」但他的大原則,是每部馮小剛電影都會包含的人道主義,他說:「我是一個很感性的人,很怕一個人內心很冰冷,我拍不了那種特別冷漠、特別理智的電影。所以希望每部作品都透出一點點溫情。《唐》片雖然表現苦難,但釋放的仍是善心。」他半開玩笑的說:「看這部片只有混蛋才不會哭,因為這是一部溫情洋溢的電影。」
他的溫情,最終都是賺人熱淚,而他也特別為我們嚴選片中4處催淚位。撰文:何永寧

嘲殖民地優越感

馮小剛選了4個感動位,他侃侃而談,單是聽也令人動容,但提到票房他就變得保守,跟上一趟《非誠勿擾》及《集結號》在香港失利的打擊有關,他說:「不知道,等着看吧。內地應該有5億吧。」
對於有人說看不懂他的片,他就說:「其實你說香港觀眾看不懂國產片是不成立的,英語電影也看得懂,華語片怎麼會看不懂;大抵是不願意去懂,沒興趣去懂就更準確。」他覺得我們還遺留殖民地的優越感,他說:「當初台灣人也是這樣,覺得自己是文明社會一部份,我們比較蠻荒。過去跟香港一些工作人員合作,你說一個甚麼話,他們互相一個眼神、聳一聳肩膀,發出一種笑來,就是讓你覺得很可笑,像在說怎麼你那麼土。」
馮小剛認為土跟慢是普遍香港人對內地電影的觀感,這種先入為主觀念,他罵過不止一次,最激要數到去年香港座談會時,在會上大罵「香港人就知道對大陸片說×」,對此他有一番解釋:「吳思遠跟我講我怪錯香港人,不是他們不想看,是拷貝不足,放影的戲院不夠多。」吳思遠提出年代更久遠鞏俐的《菊豆》跟《秋菊打官司》,是更地道的國產片,在香港能夠大賣,是發行商的問題。他說:「上一趟《集結號》只有5、6個拷貝,這次就準備了20多個。」有備而來而且應該不存在看不懂的情況,這下子他變得滿有信心,笑着說:「這次你不會看不懂吧,沒有方言描寫得出災難,你只能說我拍得不好看。」

馮小剛拍《唐》片,雖然呈現的是震撼人心的災難,但卻要發放善心的訊息。

合理性適度妥協

對票房馮小剛擺明很在意,亦很坦白的說:「票房在意呀,因為這意味着觀眾是不是認同,一件事的成敗應該有一個量化標準的。你拍藝術片沒有獎,你自說自話有甚麼用。」評價是一種肯定,他寧可給人讚「有意思」多過「有意義」,甘心做一個大眾的導演,他說:「我離大師很遠,要做不如做一個大眾電影的導演或者是大眾情人那一種導演。」所以他在商業上有一定妥協,在片末透過男主角李晨的口讚中國人壽夠『踏實』,賣了合作夥伴一個乖。他自我開解說:「大家一起合作別人滿足你的要求,在合理性的前提下適度妥協是可以。有些導演不顧製片人的死活,總之一將功成萬骨枯,我覺得是不對的。」

四大感動位

《唐山大地震》的地震場面不但震撼,感人位亦不少;在昏暗的影院中不時傳出觀眾陣陣的抽泣、索鼻聲,當中不乏雄赳赳的男子漢。楊千嬅老公丁子高在優先場後,不諱言自己亦哭成淚人,獻上人生第一次。而導演推薦4大抹淚位,觀眾大可準備紙巾。

1〉生死抉擇
開場未幾地震爆發,一對龍鳳胎的姊弟被塌下的建築左右壓着,身為媽媽的徐帆哭成淚人向身邊的街坊求助,街坊們只有苦口婆心告訴她兩個只能活一個時,鼻頭已經開始發酸,當媽媽低念「救弟弟」3個字時,鏡頭轉向姊姊那一刻,淚水會失控的湧出來。

2〉離別之痛
失去兒子的母親遠從濟南趕來,希望拿回孫兒方登回老家撫養。而在地震失去女兒的徐帆眼看又要離開唯一的兒子,但為了報答死去的老公,只好忍痛送走兒子,目送公車離開。在車上的奶奶明白到失去兒子的媳婦將失去生存的動力,在最後關頭放了孫兒下車。

冰釋前嫌

3〉跪地求諒
32年母女分離,「救弟弟」的夢魘對長大後的張靜初仍揮之不去。08年汶川地震令已移居外國的張決意返回內地救災,其間跟失散的弟弟相認。重返唐山老家,踏入家門母女相對無言,經過片刻沉默,徐帆跪在女兒面前為當年的抉擇道歉,希望女兒釋懷。馮小剛在中場時已為母女相見留下伏線,但在爆發的那一刻,仍惹得大部份觀眾心酸酸。

4〉冰釋前嫌
仍未完全諒解母親的張靜初跟弟弟及母親去到自己的衣冠墓地,當知道每年母親都有為自己準備開學的書簿時,終感受到母親這32年來受盡良心責備、及失去至愛的感傷,痛苦不比自己少。她當場向母親下跪,連說10多聲「對不起」,觀眾剛收乾的淚水又再氾濫。

話你知:唐山地震奪25.5萬生命

唐山地震發生於76年7月28日凌晨3時,中國河北省唐山市發生持續23秒的7.8級大地震。由於地震發生在人們熟睡之時,令絕大部份人毫無防備。當日更發生多次強烈餘震,令很多已經埋在廢墟中等待救援的人被倒塌的建築物奪去生命。唐山被認為位處地震發生率低的地區,很少建築有高度抗震功能,地震幾乎將整個唐山夷為平地,全市交通、通訊、水、電均中斷,市區97%以上的建築物被摧毀。地震造成25.5萬人死亡,16萬人重傷,65萬民居倒塌,1萬5千多個家庭破碎,直接經濟損失54億人民幣,為中國近代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地震。

當年唐山發生大地震後滿目瘡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