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人赴台的旅遊熱點、屏東墾丁出現鯊魚驚魂!世界前三大攻擊性鯊魚、生性極其兇猛的公牛鯊,近日在墾丁附近海域出沒,並且衝擊當地的魚排,其中三條更被魚排的箱網卡死。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已加強巡視,並要求皮膚受傷出血民眾立即上岸,避免受到鯊魚攻擊。
一直只在東海岸出現的公牛鯊,上月起密集出現在距離墾丁20公里的恆春車城海域,在上月7日一條重167公斤的公牛鯊,因為攻擊魚排,被卡死在魚排箱網之中。一星期後,一條重362公斤的公牛鯊則再次來襲,亦是卡死在箱網之中。最近一條則是在前日出沒,也是卡死魚排之中,由漁民撈起。
潛水客也遇見鯊魚
台灣海洋大學鯊魚專家徐華遜指出,公牛鯊與大白鯊、鼬鮫並列三大攻擊性鯊魚,在外國經常有襲擊人類紀錄,被列為海域威脅。相對而言,公牛鯊在台灣相當罕見,最多出現四、五條。海洋生物專家王凱霆則稱,公牛鯊經常在河口、海港附近流連,也會進入淡水海口覓食,曾經在東部海域被漁船誤捕。由於牠攻擊性強,加上現時正值暑假旅遊旺季,大批遊客湧到南部海灘,但海灘卻沒有防鯊經驗,一旦遇上大群鯊魚出現,即不知如何應對。
恆春漁民阿風在車城尖山海域觀察魚排時,發現一條鯊魚卡死箱網後,確定牠是攻擊性兇猛的公牛鯊,於是不斷奔走相告漁民,提醒出海工作時要注意安全。近日在魚排已沒有鯊魚蹤影,卻有多名潛水客回報稱曾見到有鯊魚出沒,漁民很擔心鯊魚已經南下墾丁,威脅遊客安全。
對於漁民的猜測,墾管處稱,目前在墾丁沒有鯊魚傷人紀錄,亦未有人目擊鯊魚在沿岸出沒,呼籲民眾不必過度擔心,但已提醒遊客要格外小心。
台灣《蘋果日報》/東森新聞
話你知:行為難測 會攻擊人
公牛鯊是在溫暖、沿岸淺水帶常見的鯊魚,在大西洋、印度洋、台灣至澳洲一帶的太平洋都可發現其蹤影。牠能儲存鹽份,也能在淡水河流、湖泊中生存。公牛鯊身形巨大,最長達3.5米、逾300公斤重,以魚類、其他鯊魚、龜、鳥甚至陸上哺乳動物作食物。牠的區域性十分強,行為極難預測,會攻擊其他入侵牠範圍的生物,包括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