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屆世界盃冠軍只有一隊,贏家卻很多。香港作為世界其中一個所謂最自由市場,公共事業樣樣加價、樓房「可能」有造市;而一個世界盃,做生意及廣告覺得成本版權太貴、觀眾不能自由睇、就連做評述員也經歷幾年一次的大執位而感到無奈。世界盃為何在我們的家會衍生這麼多「輸家」,應是時候看看了!
西班牙、德國再在大賽碰頭結果也一樣,兩隊比較西班牙多次突破防線、控球及中場明顯較強、換入的球員質素狀態較高,凡此種種,西班牙晉身決賽是非常合理的。西班牙敗於瑞士後便以「穩」字排陣,到4強才回復真身,爭議的背後迪保斯基其實「退一步海闊天空」,請讓我致歉。
迪帥部署更勝路維
德國缺了湯馬士梅拿諸事不爽,另雖對手控球能力超強,但德國是不可以在自己半場予空間給西班牙這樣互傳建立節奏的,西班牙正是用半場緊迫令德國球員「轉身也難」,迪保斯基部署上勝了路維。而德國在季軍戰的挑戰仍非常大!
決賽布斯基斯會否半場內盯實史奈達、洛賓能否破卡迪維拿及荷蘭後防怎防一班靈巧球星會是關鍵。控球、後防及平均年齡與速率等,西班牙稍強。一句到尾,西班牙是仍未見底的。
文:何輝
廣東省電視台足球評述員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