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蓮如為避稅不做英上議員仍留貴族名銜

鄧蓮如為避稅不做英上議員
仍留貴族名銜

做英國上議員,地位崇高,可議政兼享特權,但對港英年代大紅人鄧蓮如、名建築師福斯特(NormanFoster)等五名「非常住居民」上議員,為免今後要多交英國稅款,寧願放棄上議員席位,但仍保留終身貴族身份,遭到英國輿論猛烈抨擊。

「非常住居民」可避稅

「非常住居民」是種報稅時申報的身份,代表雖是英國公民,卻與別國有很深關係,每年居英日子少於183天就可申報,在英收入照常交稅,海外收入則可豁免交英國稅。
英國估計有12萬非常住居民,很多是印度、俄羅斯和希臘等地的歸化大亨,也有很多英國富豪為避交高達50%入息稅,定居瑞士和摩納哥等稅務天堂,在英國做非常住居民。
生活無國界的富豪設法避稅,尚可說天經地義,國會議員交稅少於一般國民,卻不成體統。保守黨副主席兼上議員阿什克羅夫特(MichaelAshcroft),今年3月被揭以非常住居民身份避稅,令輿論嘩然。前工黨政府推出和通過《憲制改革和管治法》,規定把所有國會議員當成一般英國公民徵稅,即是要少交稅,就要放棄議員身份。

著名建築師福斯特也像鄧蓮如那樣放棄上議院席位,但保留貴族身份。路透社

工黨下議員批評荒謬

新法前天(周三)正式生效,阿什克羅夫特選擇放棄非常住居民身份,但鄧蓮如、移居瑞士的福斯特和另外三名保守黨上議員,則選擇退出上議院。由於新法只規管議員資格,五人仍可保留終身貴族身份。
工黨下議員曼恩批評:「這五人仍可保留貴族名銜,實在太過份。他們不屑在這裏住、交稅不想跟我們看齊,幹嗎還可以以貴族自居?」公共生活標準委員會前主席格雷厄姆,批評五人保留名銜的安排「荒謬」。
70歲的鄧蓮如,香港回歸前活躍於政經圈,曾任太古集團董事和滙豐控股副主席,以及行政、立法兩局首席議員,1990年獲冊封為女男爵,是上議院首位華人終身貴族,但據紀錄她近年甚少參與上議院議政,似一心想退休,不在乎上議員席位。
英國《每日郵報》/《獨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