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投資者都相信長線來看,持有股票最終會跑贏債券。不過最近筆者看到了一份報告,發現這個信念其實並非永遠正確。最明顯的例子是在過去10年甚至20年,如果投資者持有一籃子的日本藍薵股的話,到現在賬面仍損失慘重。
當然,日股有其獨特原因令投資者蒙受損失長達20年,較近期的經驗,是美股在過去10年亦毫無寸進。相反,美國及日本國債其間都能大幅跑贏股市,這和傳統智慧形成很大的對比。
固然,計算股票過去10年的回報,很大程度取決於起點和終點的選擇,況且筆者可以肯定,在股票市場中芸芸多隻股票,投資者不難找到大幅跑贏大市,甚至「倍升股」。以上的例子,目的只是要提醒投資者除了股票以外,還有很多其他的投資工具或方法,亦可以獲得合理的回報。
其實投資者需要做的最大決定,是在適當的時候,選擇適當的投資工具或資產類別(assetclass),當大圍局勢非常波動的時候,債券不失為一個良好的投資工具,但並非一成不變的永遠持有,例如在07年暑假全城熱炒港股時,筆者亦不會建議投資者過份依賴債券。但當前景未明時,把部份資金停泊在債市中,不失為一個不差的投資策略,尤其是要在風險和回報中尋找平衡。
楊延德
中環資產投資有限公司董事
mailto:[email protected]
逢周二、三、五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