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隊抵達球場,未見人,先見車;印在專用巴士上的打氣口號寫得好,可以奪頭彩,未賽先贏氣勢。這些由國際足協向球迷收集的口號,創作概念有的來自國家特色,有的則語帶挑釁,其中已打入決賽的荷蘭,其口號「無懼世盃5強,要怕橙衣11人」,表明視強隊如無物,盡顯自信。萊絲妮
非洲動物打氣
非洲擁有不少全球獨有的哺乳類動物,因此當地許多國家隊都以動物為主題創新口號,既有代表性,又夠氣勢,例如喀麥隆以獅子自喻,於隊巴車身上印上「不朽雄獅回歸」(TheIndomitableLionsareBack)的口號;有「大象」之稱的科特迪瓦,球迷也以此題材創作了「去吧大象!一同為勝利而戰!」(Elephants,let'sfightforvictory!)。
至於國徽為兩隻白馬及一隻展翅紅色飛鷹的尼日利亞,口號則為「狂熱球迷撐超級鷹,上下一心團結同行」(Supereaglessuperfanunitedwestand)。
可惜動物似乎不太旺非洲球隊,除了口號為「非洲的希望」(ThehopeofAfirca)的加納能打入8強,其餘非洲隊伍都未能於小組賽出線。
宣揚民族精神
球員為國家披甲上陣,背負全國人民期望,壓力絕對不少,球迷於是將愛國精神融入打氣口號,藉此鼓勵與支持球場上的一眾英雄。日本的「武士精神不死,日本必勝」(TheSamuraispiritneverdies!VictoryforJapan!)(圖)充份表達該國傳統意識形態,以及民族精神。至於一直以「希望與光榮之地」(Landofhopeandglory)自居的英格蘭,打氣口號為「昂然光榮上陣」(PlayingwithPrideandGlory),甚具民族意識;可惜今屆表現差強人意,難與光榮相提並論。
挑釁傳統勁旅
歷屆世界盃的冠軍頒獎台,被巴西、阿根廷、德國等傳統列強壟斷。部份黑馬隊伍的球迷可能因而不服氣,故此設計帶挑釁字眼的口號,例如今屆墨西哥的口號為「是時候有新冠軍」(Itistimeforanewchampion!),清楚表明該國改朝換代的決心。
至於荷蘭則信心爆棚,揚言無懼5支最強隊伍(巴西、阿根廷、德國、意大利、西班牙),以「無懼世盃5強,要怕橙衣11人」(Don'tfearthebigfive,feartheOrangeeleven)作為口號,擺明車馬不將這些傳統列強放在眼內;或許因為這口號夠勇、夠兇,嚇怕對手,讓荷蘭以長勝姿態成功打進決賽,且看能否擊敗以「希望是我的道路,勝利是我的命運」(Hopeismyroad,victorymydestiny)為口號的西班牙,首度贏得世界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