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經人:一體化 兩極化 - 羅家聰

一名經人:一體化 兩極化 - 羅家聰

半年過去,埋單計數,各大紙幣,除日圓外,全部輸錢。上半年,日圓兌美元升值半成,固然,跟黃金、白銀的逾一成升幅還有距離。以前全球還未瘋狂印鈔,游資有限,「投資保值」資金比例不大。今時今日銀紙過剩,人人動輒成百萬富翁,個個都要「投資保值」,但哪裏有這麼多值得買的資產?
於是乎,只要前景稍為看俏,有銀之士便甚麼都買,遂使如外幣、債券等以往屬低風險的資產,如今亦變得高風險──風險一體化。

經濟看差買日圓

前景看俏如是,不過一旦看淡,這些資產隨即全線捱沽,繼而避險。是故當今市場已兩極化,不是風險資產便是避險資產。散戶、財經演員習慣揀股選幣,不過此舉只於升市才有意義──意義在於增大回報。一旦風險胃口減弱繼而避險,問買甚麼實屬多餘──多餘在於問輸幾多。
所以,如果認定(譬如說)澳元是升市時最好賺的風險資產、日圓是跌市時最佳的避險資產,那就應於風險胃口佳時買澳元兌日圓,反之則沽之哉。
附圖為兩種日圓拼法,同皆看強。經濟已差,看強未必無理。

羅家聰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及策略師

王良享、丁世民、溫灼培、羅家聰及黃元山專欄,將於周一至周五輪流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