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府正就資助市民置業進行公眾諮詢,方案包括復建居屋。據了解,政府正積極考慮採用私人參建方式,由政府撥地予發展商興建居屋,減少政府參與程度,當局認為,居屋由私人參建,較由房委會興建更具彈性。
面積售價由當局預定
運輸及房屋局上月初展開為期三個多月的公眾諮詢,收集各界對資助市民上車的意見,該局局長鄭汝樺及行政會議成員張炳良先後為復建居屋「放風」,認為外界不應將復建居屋跟拖垮樓市相提並論。
據了解,政府內部近日正就復建居屋的安排進行討論,傾向採用私人參建形式,由政府以優惠價撥出土地,私人機構再按照當局預定的單位數目、面積、樓宇設施的標準和售價,向符合資格的巿民售出單位。
政府內部認為,居屋交由私人參建,可借助市場力量,加快房屋供應,房屋署毋須額外增聘人手。政府相信,私人參建居屋的計劃較具彈性,政府可隨時選擇退出市場,也不會成為長遠房屋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