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大量美債 冀穩幣值保利益京促美合理安排退市

持大量美債 冀穩幣值保利益
京促美合理安排退市

【本報訊】中國是美國國債的最大債權國,美國的經濟盛衰,牽動着中國的資產安全。中國外滙管理局敦促美國合理安排寬鬆貨幣政策的退出機制,維護幣值穩定以保護投資者利益。 記者︰尹燕麗

人民銀行也謹慎對待內地的貨幣政策,人行副行長馬德倫昨日表示,貨幣政策實際上遇到更多新的困難和壓力,人行營業管理部主任楊國中更直言,當前中國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還不具備調整的經濟基礎。

中國退市先貨幣後財政

馬德倫稱,中國面臨國際收支失衡的問題,外滙不斷流入,令貨幣政策的操作變得被動,因而不得不投放大量流動性,然後透過人行的公開市場操作來收回,通過提高存款準備金來凍結流動性。
楊國中則表示,儘管當前積極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還不具備調整的經濟基礎,但應逐步培養刺激政策有序退出的預期。
鑑於貨幣政策調整的靈活性,政策退出應遵循「先貨幣政策、後財政政策」的路徑,在貨幣政策退出過程中,應以積極的財政政策配合。
另一方面,在具體措施出台之前,適宜通過輿論作為宣傳,藉此引導社會預期。
截至今年3月底止,中國的外滙儲備餘額已達2.447萬億美元,而連續的貿易順差令外儲不斷增加。

復蘇各異全球合作變博弈

美國國債市場是全球最大的國債市場,並為中國重要的投資對象。但金融危機後,美國國債的資產安全受到極大關注。
此外,外管局擔心美國退市會令美元再次走弱,故敦促美國等世界主要貨幣發行國家,要採取負責任的政策措施,充份考慮財政赤字壓力和通脹的隱患,合理安排寬鬆貨幣政策的退出機制,減少對負債擴張政策的依賴,承擔維護幣值穩定的責任和義務,保護投資者的利益。
楊國中強調,危機後各經濟體共度困難的客觀基礎不復存在,經濟復蘇的非均衡性和異質性,提高了跨國合作成本,全球政策合作退化為雙邊或多邊博弈。
而外部環境的改變,令中國貨幣政策調整時,需要更加考慮本國經濟金融市場狀況,以此作為參與跨國政策協調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