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球的世界裏,他是一個名不經傳的人物,最令人瞠目結舌的是當他把美國的希望羅廸克趕出了溫布頓八強,一夜之間,他紅了,Who'sLu?各地的媒體大篇幅的報導這個二十多歲的年輕好手,世界排名第七的美隊希望三屆溫布頓的亞軍很有風度的說自己輸得心服口服。十五年來沒有一個亞洲選手可以打入溫布頓的八強,在網球的聖殿中,一個沒有教練、沒有防護員、沒有褓姆、沒有跟隨,家境清苦偶而有年老的母親來替他按摩療傷,有時還有一位兄弟來陪他練球,大部份時間他去參加比賽都是獨來獨往。一點排場都冇,難怪溫布頓球場一地都是眼鏡。爆出了一個大冷門,Who'sLu?一地眼鏡加一個個大問號。
當他贏得這次艱難的賽事時,曾舉頭向天,伸手送飛吻給他死去的父親,聽說每次比賽他贏了就會做這樣一個深情的動作,令場邊的觀眾也為之動容。他的父親生前是一個雞販,三更燈火就要起身販雞,但對這個幼子期望很高,出身於台灣鄉下三重的盧彥勳。全家人都全力支持他,講到這裏,又要講人的念力;集合了那麼多人的念力,是謂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操勞過度,憂心過多的雞販父親未過半百已猝死,孤身走我路的盧,職業網球的生涯開始;到各地比賽時吃只能吃飯盒,住只能選最廉宜的小酒店,甚至在日本要住到紅燈區,一個房間小到連行李箱都不能平放打開,蟲咬蚊叮到滿頭疱,連服藥都不敢(怕不小心用了禁藥),這樣悲情的故事也許至此會畫上句點。每一種成功的背後都是一條條艱辛崎嶇的路,有太多不足為外人道的辛酸,有多少人抵受不了半途而廢。二十六歲成名也許晚了一些,但網球小子的網球生涯展開新一頁,雖然前幾天,他在八強賽中被打敗了,但能進入八強已經是一個天大的奇蹟,是連他自己都是不敢想的願望,人要自助,才有人助天助,盧的故事是一個絕佳的勵志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