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亞灣洩輻射燃料棒中國製

大亞灣洩輻射燃料棒中國製

【本報訊】大亞灣核電站燃料棒洩漏輻射事件發生個半月後,洩漏的燃料棒至今仍未清理,輕微輻射仍留在密封的冷卻水內。由於洩漏的輻射未達需要停止運作的水平,估計到明年11月中使用期滿更換燃料棒時,才可確切了解洩漏原因。保安局昨承諾會盡快與中電商討,考慮日後即使洩漏輻射水平低於0級也作公佈,令公眾安心。

放入反應堆幾天便出事

綠色和平項目經理張韻琪昨與中電轄下的香港核電投資公司董事總經理陳紹雄會面。她表示,從港核投網頁發現,當日出事燃料棒於今年5月16日放入2號反應堆,至23日便出事,並不尋常,「會上中電話家站內所有燃料棒嘅外殼的確係法國製造,但內裏全部係中國製,不過強調符合國際標準」。
與會的前立法局議員馮智活引述陳紹雄指,製造商列明10萬支燃料棒來貨中最多約有3支出問題,整個反應堆約有4萬支燃料棒,1支出問題,比率可接受。出事當日冷卻水內的碘元素放射水平為500MBq/t,屬0級以下,其後過濾系統不斷減低輻射水平,兩日後已降至40MBq/t,此水平與18000MBq/t以上需停機去處理的故障水平相距甚遠。

考慮有輕微事故亦公佈

綠色和平指核電廠表明18個月使用期滿時才更換燃料棒,認為忽略燃料棒可能引發其他安全問題,要求中電並成立獨立調查小組跟進。
立法會保安事務委員會昨討論此事,議員何秀蘭「踢爆」大亞灣核電站去年曾擅自更改燃料運輸車型號及運輸路線,違反安全守則被國家核安全局公開批評,「所以保安局唔好靠晒內地當局通報,要主動去監察」。保安局稱會檢討事故通報機制,考慮一旦有輕微事故也盡快在網上公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