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Cult:時空旅客 顛倒半百香港

紅Cult:時空旅客 顛倒半百香港

攝影的存在顛倒眾生不是形容詞,它是真的把世界倒轉過來,底牌本來就頭下腳上,左右對調,顛倒陰陽。1839年攝影誕生時被稱為「一塊有記憶的鏡子」,而那些拿着這塊魔鏡,在城市遊蕩的浪人,如時空旅客。轉眼半個世紀,一個城市,人面全非。

記者、攝影:馮敏兒

遊蕩者魔法起死回生

當文化博物館籌辦香港鮮有的大型攝影展覽「城市漫遊者——社會紀實攝影」時,語調溫文爾雅,引用德國思想家WalterBenjamin的著名動詞「Cityflaneur」,尊稱我們的近代攝影師為「城市漫遊者」,還有才女SusanSontag的題詞:「漫遊者:城市及其不滿」。在香港法律底下,他們其實是被歸類為「無所事事,不務正業」的可疑分子,即那些遊蕩罪名一經成立,足以入獄的人。35位活躍香江的社會紀實攝影師,260幅攝影作品,涵蓋1950年代至當今各種紀實攝影風格,是破題兒的創舉,一整座城池彷彿從遺忘中蘇醒過來。記得有關攝影最感人的一句話,是法國學聖RolandBathes說的:「如果死亡不再存在於生活,那它一定寄存在相片之中。」紀實攝影得天獨厚,不但寄存了死(不是骨灰龕),更起死回生!

孫樹坤眼中的顛倒世界

此攝影展中有不少是闖蕩新聞界等閒一二十年,整天拿着攝影機做人的攝影記者,就如孫樹坤:「我們以為好正常的世界一向都是顛倒的,這個才是我們真正看到的顛倒世界。我們觀看時,大腦其實介入了,我們才以為世界正常。所以我們從來不會客觀地睇事物,沒有腦袋幫手,我們連行路都唔識,我只想告訴大家我們的現實世界其實有多顛倒!現在的攝影機本領太高強,到頭來令我們對攝影缺少思考,影相最可怕是影完之後把事件忘記!但我們拍照是為了記下眼前令人印象深刻的景象,所以珍而重之,放成大相。但現在是shotandforget的時代,我們把拍下的萬千照片存放在硬碟後,就把它忘記,這是一個『反攝影的時代』!」他說自己也經歷過數碼破產,「一個唔覺意把一年半的相片從硬碟徹底消失……硬盤最少五年要backup一次,雙重保險!」

■孫樹坤解釋攝影和肉眼所見,本就是一個顛倒世界。背後顛倒世界正是他的《西營盤,怡景花園》。

■陳迹五十年代拍下《時裝表演》,孫樹坤稱與荒木經惟不相上下,說陳迹是大師。

平時看不見的城市

2.愛與孩童共樂的邱良,1965年在銅鑼灣街頭發現。

3.曾是電影劇照師鍾文略鏡頭下的梁醒波。

4.鍾文略鏡頭下的型人喬宏。

6.沈嘉豪走進人們生活,拍下各人最自愛又最驕傲的剎那。作品《Maloy》

7.劉清平迷上神秘的決定性瞬間,但除了那一按,他嘆謂:「全部都是我決定不了的事情。」作品《薄如空氣》

12.MichaelWolf的透明城市是芝加哥的人類森林,偷窺一字排開、亂七八糟的辦公室和居室無所遁形。

1.陳迹鏡下五十年代的放風箏。

5.吳文正的老店街坊總是個個勇猛自信。

8.鄭瑋玲走入人家的床拍紀實《DalieaandLaurence》。

9.CostadimasEvangelo以「我永遠也是個外來人」的無奈,以本能觀照香港。

10.謝明莊的《城市》要觀眾站在中央(天橋)看兩邊的景色,感受被圍困與慾念的距離。

11.又一山人鏡下是國內的「爛尾樓」,沒入鏡的是地上泊滿的一輛輛林寶堅尼。

香港攝影系列之二「城市漫遊者—─社會紀實攝影」展

時間:即日至明年1月3日
票價:$10(周二休館,周三免費入場)
地址:沙田文林路1號香港文化博物館
電話:21808188

攝影畫廊上環突圍

從來能賣錢的攝影作品,都只能佔藝術市場的極少數,對以此為生的攝影師隨時慘過張廿蚊的最低工資。但當世人開始注意到「機械複製年代經典」的攝影藝術的重要性時,這個藝術市場就會如花暴放。故目前正是趁低吸納的入市良機,而且相比起繪畫的藝術市場,基數太低了。

美聯社人之攝影廊

余偉建這位二十餘年來總是走在最前線的香港美聯社著名攝影記者,二月時在上環差館上街創立以推動本土攝影運動為己任的攝影畫廊TheUpperStationPhotoGallery。二月建館以來已辦了四個展覽,余偉建說只要跟攝影有關不限創作媒體,他夢想的是一個能夠獨立生存成長,不靠官方資助的攝影平台,同時也讓香港著名攝影師的作品得到重視,並與觀眾溝通。不過這位狂夫子最忘不了的還是剛剛從曼谷所目擊的城市戰爭,那個戰地記者的回憶!

■位於上環差館上街的攝影畫廊TheUpperStation。

■「北」攝影展上展示的旗海與趙嘉榮式的黑白色的無奈與荒謬,有揮之不去的六四聯想。

■以相發言的《麻雀》攝影刊物,仝人大部份是攝記,作品同時出現在上述攝影展。

TheUpperStationPhotoGallery(34862474)
地址:上環差館上街22號地下

限量地複製相片

一個或者在往後會「千載難逢」的機會。讀電影和攝影的靚女Mimi與友人對於攝影在藝術市場未受重視,非但不抱悲觀,更全情投入睇好前景,BlindspotGallery於5月才於上環舊警察宿舍創業,九月就會在黃竹坑工廠大廈擴充開一個6,000呎連天台的另類藝術空間。她解說攝影作品其實可以複製,但只要設限量版,就能保證收藏價值,例如張康生的作品有兩個尺碼:40×220cm和20×110cm,前者限量複製五個、後者十個,前者售價每件$25,000,就是市場。這個機械複製年代的唯一保證,就是信譽。

■BlindspotGallery內參觀張康生的兒童醫院系列作品的學生。

■5月於上環舊警察宿舍創業的BlindspotGallery盲點畫廊。

■目前世上最貴的照片《ShilohNouvelJolie-PittBabyPhotos》不是藝術,只是荷李活影星BradPitt與AngelinaJolie2006刊於美國《People》雜誌封面與初生女的合照,價值410萬美元。

BlindspotGallery(25176238)
地址:中環鴨巴甸街24-26號地下

■即將在BlindspotGallery展售的吳世傑攝影作品《在理性逃離的晚上》(約$13,000),拍攝地點就在銅鑼灣海隧出口馬路中央的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