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多年來穩坐中國體育用品品牌「一哥」寶座的Nike,6月底公佈業績時承認,正計劃推出價格較低產品,攻佔現時內地仍未大舉進入的二、三線市場。業內傳聞Nike波鞋定價會低至200至300元人民幣,瑞銀近日更發表報告,指Nike此舉將對本土體育品牌帶來龐大壓力。
不過業內人士透露,Nike早於2至3年前曾嘗試在二、三線城市開店,但由於當時市場未成熟,加上不肯大幅降價,最終敗陣而回。瑞銀預料,Nike會在明年第二季推出低價系列產品,逐步進攻大眾市場。
李寧、安踏無懼威脅
不過,多間本地品牌並不認為Nike此舉具威脅。李寧(2331)行政總裁張志勇認為,Nike降價反會為自己帶來煩惱。安踏(2020)發言人表示,該公司在制訂發展策略時早已預計國際品牌會「往下走」,故Nike做法屬意料中事;加上Nike要建立分銷網絡需時,料產品上市至少要1至2年,公司對此並不擔憂。
361度(1361)資本營運總監陳永靈亦指出,國際品牌對二、三線市場不熟悉,很多本土品牌早在當地建立成熟網絡,Nike如要搶佔優質舖位,成本將相當高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