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一派位75%學生派首志願教學語言修訂 讀英文班機會增

中一派位75%學生派首志願
教學語言修訂 讀英文班機會增

【本報訊】中一派位結果今日公佈,今年獲派首志願學生有75%,較去年增加5%。今年9月新學年推行教學語言修訂方案,學生入讀英文班的機會增加,卻未能達到局方期望以英文班打破英中標籤效應之目的,家長仍然對傳統或「升呢」英中趨之若鶩。
本年度共有61,309名小六生參加升中派位,較去年大減逾6,500人,中一自行派位和統一派位結果今日一併放榜。教育局表示,自行派位階段有62%獲派首志願中學,較去年微升1個百分點,而透過統一派位獲派學位的學生當中,則有61%獲派首志願,較去年高6個百分點。合併兩個派位機制計算,獲派首志願的學生比例為75%,較去年增加5%;而獲派首三志願中學比例則由去年85%增至89%。

15間中中升呢成英中

津小議會主席張勇邦表示,人口下跌加上語言修訂方案,令學生入讀心儀中學機會大增,「雖然中一每班派位人數減兩個,又有中學減班,但係少咗成6,000人,加上多咗英中,個別中中亦都成功開到一至兩班英文班,家長中獎機會梗係大。」他提醒家長入讀中中英文班需經過編班試,子女未必百分百保證能入讀英文班。
修訂方案下,15間中文中學「升呢」成為英文中學,令英文班數目變相增加,個別地區如元朗、觀塘等的英文班學額較去年增加逾2成。油尖旺區家長教師會聯會會長劉李偲嫣指,家長經過起初的混亂期後,已開始掌握新方案下的遊戲玩法,「新制下標籤效應其實加劇,如果傳統嗰批英中係頭等,升呢係商務,中中咪係經濟位,自己個仔咩質素咪報邊間」。不少中學今日接受家長叩門,包括多所「升呢」英中,但每所學校學額不多,家長應仔細考慮作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