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軍蛻變摒棄全能足球

橙軍蛻變摒棄全能足球

1974年,荷蘭憑全能足球躋身世界盃決賽,面對西德,一開賽已取得領先優勢,可惜最後卻失落冠軍,全能足球最終也沒有為橙軍帶來終極成就。今日,荷蘭繼98年後再次打入世盃四強,關鍵卻在於摒棄昔日的全能足球打法,跟隨時代步伐的轉變。
荷蘭全能足球,必定令人想起「全能足球之父」米高斯、其愛徒告魯夫及尼斯堅斯等代表人物。這種注重整體踢法的戰術,為荷蘭樹立鮮明比賽風格,全隊球員技術高超且全面,隊中無明確分工,防守、進攻、設越位陷阱,甚至是攔截對方的腳下球,也可能派上三、四人,務求達到最終目標──「十上十落」。

十上十落再難實踐

不過,今屆已看不見的荷蘭在球場上運用全能足球,反之,是利用翼鋒速度撕破對手防線,後衞及防守中場則專注防守。教練尹馬維克請橙軍支持者忘記昔日全能足球,他們要以更實際、更具效率的比賽風格取得成績。
廣東省電視台足球評述員何輝說:「要喺家嘅荷蘭國家隊,搵返昔日佢哋嘅全能足球,似乎唔可能,主要原因係球隊整體能力欠強度,尤其係後衞嘅質素唔高,所以較難實踐全能足球踢法。現今已經冇球隊能夠做到十上十落,較為接近全能足球嘅可以算係巴西,因為無論進攻定防守,參與嘅球員數目都較多。」
現代足球世界,華麗踢法雖然最受歡迎,卻難以取得好成績,就像今屆的巴西,在鄧加麾下放棄了森巴足球,以防守反擊代之,縱使最後在八強止步,但卻是世界足球大勢所趨;德國亦正正是以這種戰術先後擊潰英格蘭及阿根廷,踢法不漂亮,惟最終得漂亮勝仗。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