鵝口瘡屬於急性感染性口腔炎的一種,指患兒口腔黏膜出現白屑的病症,因口腔滿佈白屑時狀如鵝口,因此得名,又因口腔肌膜糜爛成片如糜粥樣,並有特殊氣味為其臨床特徵,故中醫學又稱「口糜」。本病無明顯季節性,常見於體弱多病的新生兒,一般治癒後良好。
婦人:我個BB出世了,不過好像特別容易感冒,身體不好。口腔有時又有白色一塊塊的白屑,我聽人說叫鵝口瘡。
醫師:我幫BB看看口腔吧。
婦人:另外他手腳有些皮疹,是不是手足口病啊?
醫師:不必太擔心,他口腔沒有糜爛、只有殘餘的一些奶塊,可輕易抹去,不必太擔心。手足口病一般會發燒,口腔有潰瘍,手足心有皮疹等症狀,你的兒子只是天氣酷熱,有點皮膚敏感。
婦人:我越知道多些病,我就越擔心兒子有這些病。
醫師:過度擔心只會令你無法照顧兒子,請放心,手足口病多數在一到兩星期後自癒,沒有後遺症。如果發高燒,就去急症室,以免耽誤病情。
婦人:如果兒子真得了鵝口瘡我怎樣知道呢?
醫師:《諸病源候論》中有論述,「小兒初生口,裏白屑起,乃至舌上生瘡,如鵝口裏,世謂之鵝口。此由在胎時受谷氣盛,心脾熱氣熏發於口故也。」
婦人:李醫師,你是古代人嗎?點解成日講古書,能說淺白點嗎?我要餵奶,無時間研究中醫的。
醫師:兩個字「上火」!
李廣冀,年輕註冊中醫師,熱愛寫作、畫漫畫,個人著作《熱血中醫》。
網址: http://matchl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