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論中國:重建互信離不開公正輿論 - 李平

盡論中國:重建互信離不開公正輿論 - 李平

新疆7.5騷亂一周年,當局、民眾戒心重重。街頭荷槍巡邏的軍警,網絡上的鴉雀無聲,與官方宣稱的漢維一家親局勢格格不入。儘管北京一年來調整了治疆官員及策略,但始終囿於意識形態,只注重讓維人更多地分享經濟成果,讓漢人、維人重建互信依然路漫漫其修遠兮。
其一,當局一直將7.5騷亂指斥為境內外疆獨分子策動,將國際社會的關注指斥為意圖搞亂新疆,拒不承認民族矛盾已激化到隨時會再爆發大規模仇殺的地步。昨日內地傳媒唯一就7.5騷亂一周年發表社論的《環球時報》,大標題就為〈西方反華勢力巴不得搞亂新疆〉。如此諉過於人的言論,豈能取信於國際社會和維族人?越來越多的維族優秀大學生走上與中國當局對抗的道路,這豈是反華勢力以經濟手段收買可以解釋的?
其二,只重經濟建設,忽視宗教、文化在民族問題中的地位。北京宣佈未來10年將從中央財政撥出2.1萬億元發展、改善新疆的經濟與民生。在北京眼中,這自然是了不起的德政,但看在外界眼中,這難免有財大氣粗的浮躁,也令人生出早幹甚麼去了的質疑。
況且,新疆擁有豐富的石油、煤、天然氣等資源,但負責開發、加工、輸出的都是漢人為主的大型國企,維族人指控這些國企連招聘工人也限制維族人參與,變相掠奪新疆的資源,如今中央財政、東部省市大舉援助新疆,只是還富於民,能否滿足維族人的願望,還言之尚早。

嚴密監控報章互聯網

其三,當局在新疆問題上對報章、互聯網的監控極為嚴格、嚴密。連日來,天涯、貓眼等網民活躍的論壇,都看不到有關7.5騷亂的評論;各大網站有關7.5事件一周年的報道,只留下新華網〈援疆行動為新疆提供機遇〉的官樣文章,新聞評論也只留下幾句歌功頌德的口號。文過飾非、粉飾太平,豈能長治久安?離開公正、開放的輿論,建立互信只會是鏡花水月。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