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管局先導計劃有成效推行兩年 擬列為常規政策

醫管局先導計劃有成效
推行兩年 擬列為常規政策

【本報訊】醫院管理局多年來人手不足,兩年前推行特別報酬先導計劃,若公立醫院需增加額外短期服務,便向自願加班或取消休假的員工發放額外報酬。過去兩年該局發放約8000萬元特別報酬,並建議將這個做法列為常規政策。醫療政策評議會認為,人手不足屬系統性問題,應撥款增聘人手以解決問題。 記者:陳沛冰

醫管局內部文件指出,07年8月起推行屬先導性質的特別報酬計劃,當公立醫院需增加額外服務或出現突發事件,要增加人手應付短期需求,聯網總監可根據既定程序,推行特別報酬計劃,讓自願加班或取消休假的員工獲額外報酬。有關計劃包括白內障手術、良性前列腺肥大切除手術及流感高峯期增加服務等。

發特別薪酬近8000萬元

由07年8月至09年12月醫管局共推出逾50個特別報酬計劃,共發放7996多萬元額外報酬。發放最多報酬的是九龍中聯網,逾2200萬元;其次是新界東聯網,約1800萬元,及港島東聯網共1300萬元。
九龍中的特別報酬計劃包括急症室提供藥劑服務;新界東聯網14項計劃中,不少屬於提供額外診症及手術時段、增加周日及黃昏普通科門診、延長藥劑服務,及增加深切治療部病床所需的額外護理服務。

醫療團體指應增加人手

醫管局認為計劃可行,但近期的內部審計顯示,現行安排可能令特別報酬計劃數目增加,須加強管理及確保撥款用得其所。該局建議引入開設計劃的新條件,包括計劃不可超過12個月,只可用於臨床服務,人力資源部要每年檢討。該局建議將特別報酬計劃列為醫管局常規政策。
醫療政策評議會發言人郭家麒表示,流感等短期突發情況可用特別報酬計劃增加人手,但其他服務如增加白內障手術,屬長遠醫療需求,醫管局應撥款增聘及培訓人才,而非「開多一條數嚟解決問題」。有關計劃亦會衍生道德風險,「會唔會有部門刻意安排手術加班先做嚟攞酬金?」故不贊成計劃常規化。

醫管局特別報酬計劃開支

─08-12/2007─
參與員工人數:721
支出:2,844,797元

─2008─
參與員工人數:9,344
支出:30,056,290元

─2009─
參與員工人數:16,354
支出:47,060,700元

參與員工人數總數:26,419
支出總數:79,961,787

資料來源:醫管局內部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