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我在本欄抄了內地網上的一些「爆笑對聯」,其中一副是:「風聲雨聲讀書聲,我不出聲;家事國事天下事,關我屁事。橫批:一邊玩去」。
它是從明代東林黨的名聯改的,原聯是: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其憂國憂民的知識分子情操,扣動人心,也使此聯廣為流傳。改後之聯,則以俚俗而又含反面意識的語句,來表達今天大陸人的「國家事管他娘」心態,既爆笑也反映中國現實社會普遍的犬儒意識。
江澤民有一句名言「悶聲發大財」,很能反映中國這十幾二十年的變化。一部分人富起來,暴富與闊氣得讓人咋舌。另一方面,對國事天下事以至社會上所有不公平不公義之事就「悶聲」「我不出聲」「關我屁事」了。政治上的「悶聲」與經濟上少數人的「發大財」,激發社會的犬儒情緒。
英國哲學家JohnS.Mill說過:「專制使人變得犬儒」。意思是,專制統治使人無路可走,一切熱情都在無力感中被澆滅,沒有什麼人值得尊重,沒有什麼事值得獻身,最後只剩下冷冷的尖酸刻薄。
不過,中國在「悶聲發大財」的時代,卻同時有互聯網的興起。專權政治儘管控制公開的傳媒,但無法控制互聯網上網民的尖酸刻薄,互聯網提供了上億網民發揮譏笑嘲諷的創意機會,先是有順口溜,繼而有政治笑話,然後有對社會百態的一語道破。這些被稱為「段子」的文字是千萬網民的智慧結晶,我近年抄下網上不少段子。次文化堂把我引錄段子所寫的文章出版,書名就叫《段子》。若說價值,那是眾網民所創的。不過,我把那些在網上瞬間出現的段子收集留存下來,也算是一件有意義的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