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年7.1,阿金與Clara第一次上街。Clara說:「我喺美國讀書,97年後返香港,對呢度發生嘅事唔熟悉,冇乜參與公民運動。直到政府要就23條立法,覺得好唔合理,第一次參加遊行。」自此,她和阿金幾乎每年7.1都上街。兩口子都是藝術工作者,阿金在大學讀社工,對時事比較敏感,對不公義事情比較看不過眼。
扮鬼扮馬 開創先河
04年7.1,阿金與Clara訂婚,二人穿起中式結婚禮服遊行,沿途接受群眾祝賀,記者爭相採訪。阿金說:「嗰年經濟仲未完全復蘇,大圍氣氛低迷,自己嘅工作又冇乜突破。我哋就諗,不如冲喜一吓,唔使個個皺晒眉咁。」那年的7.1遊行沒有現在般多花樣,這樣一對打扮獨特的情侶,算是為往後的嘉年華式7.1遊行開創了先河。
05年7.1,董建華下台了,遊行人數銳減,只有2.1萬零兩個香港人堅持下去,包括阿金和Clara。那年他們倆背着結婚裙褂的紙板上街,Clara說:「我哋覺得04年嘅訴求,05年仲未得到回應,好多政制同民生問題都未解決,所以就背負住04嘅陰影上街。」阿金說並非馬後炮,他當年已認定曾蔭權不是好貨色,事關他在老董下台後吹住口哨返政府總部的嘴臉,很不討好。
訴求太多 力量分散
06年7.1,藝術家夫婦暫別街頭。阿金:「嗰年老婆大肚,冇遊行,淨係搞咗個展覽,將我哋嘅遊行片段展示出來,同大家一齊回憶過去幾年嘅心路。」
07年7.1,回歸10年,重出江湖。這次他們推着嬰兒車帶女兒上街,第一次懷着民主訴求薪火相傳的心願。Clara說:「我哋冇特別同囡囡講解遊行意義,只係帶佢出來感受一下,等佢大個咗自己選擇。」阿金記得,大約是那年起,7.1遊行變得像個嘉年華,更多團體、更多訴求、更多人像他們一樣扮鬼扮馬:「其實咁樣唔係幾好,訴求太多,力量分散,爭取普選嘅意願就模糊咗。」
上街10年 心態轉變
08年7.1,他們孭起夫妻的透明剪影人板遊行,諷刺政府不理民意,當人民透明。「嗰年都幾灰,開始諗過唔再上街,年年係咁行究竟爭取到啲乜?」阿金反省自己的7.1路程,但他們始終沒有停下腳步。Clara說,動力來自孩子,以及圈子裏一些憤世嫉俗的藝術家朋友。她說:「我哋鍾意用藝術作品表達政治訴求,不過作用好微好微,仲微過三更半夜爬上政府總部棵古樹。」
09年7.1,又上街。那年他們自製了一輛玩具車,車上是夫妻剪影膠板,由女兒拉着行,象徵下一代推動上一代。阿金說:「呢一年開始,80後力量抬頭,令我諗起60年代美國嘅hippies;係社會環境催生咗一班以唔同形式抗爭嘅青年,佢哋有不可抹煞嘅功能,唔係佢哋,菜園村班村民都冇人理。」
10年7.1,阿金說,他們仨的遊行,已經昇華至一種行為藝術。準確點說,是他們四了﹔Clara懷着六個月大的第二胎上街。今年大遊行,民主黨搶盡風頭。Clara說:「今年嘅感覺特別怪,我哋嘅心態都係唔爭在行埋佢囉。我知道政府最想我哋咁樣諗,所以我要講畀自己聽,唔可以俾呢種諗法保存落去。」
記者 蔡元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