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潮語「hea」可解作「懶懶閒」及「消磨時光」等意思,有調查發現,7.3%青少年每天花六小時或以上「hea」。有團體建議政府應增撥資源給青少年發展個人興趣,以免他們無所事事,浪費時間。
籲增資源助尋興趣
明愛賽馬會梨木樹青少年綜合服務去年12月至今年1月,訪問荃灣及葵青區1,110名12至18歲在學青少年,發現青少年心目中「hea」等於漫無目的打發時間、無所事事及跟朋友「吹水」等。
近四成受訪者認為自己屬「幾hea」甚至「好hea」,7.3%青少年更指每天「hea」的時間達六小時以上。今年16歲的廖金鋒說,初中時經常「hea」,返學等放學,放學和同學到網吧打機,回家後繼續對着電腦,升上中四後才醒悟,「覺得自己太hea」。他其後愛上跳舞,「家諗返轉頭好後悔,如果以前啲時間用嚟練舞,個根基會打得好啲。」他認為很多時青少年是因為沒有個人興趣或喜好才會無所事事,「但係我就算想跳舞都好難租到平嘅練舞室」。
明愛社工黎家祺指出,不少青少年因沒有目標而「hea」,因此應推廣更多文化藝術和運動項目,讓他們找到自己的興趣,減少「h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