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論本屆世界盃的悲情球隊,還輪不到英格蘭,儘管那個球砸在球門線裏面起碼三呎,裁判仍視若無睹,但英格蘭自己也不爭氣。依我看,本屆世界盃悲情之最當屬北韓。記得一九九八年世界盃周邊賽,北韓輸給南韓零比三出局,領隊、教練、球員被送到「學習班」改造思想,更有多人關進勞改營。本屆竟輸夠十二粒,足以包裝成禮盒,帶回去敬獻給慈父領袖金正日。他們的命運最令人欷歔。
本來足球無關政治,但在極權國家,體育從來都是政治,而且是「戰線」。中國近十餘年少提這二字了,但出於慣性,領導或官媒還不時把「體育戰線」掛在嘴邊。這都是從祖師爺蘇聯那裏傳下來的。
有一個壯烈故事,二次大戰德軍佔領烏克蘭,基輔「狄納莫」足球隊的成員幾乎全部身陷敵佔區,據說德寇從集中營找來這些球員,和德軍球隊打一場比賽,勒令他們必須輸,這些不屈的「狄納莫」球員拼死抗命,戰勝了敵人,隨後全部慷慨就義。戰後蘇聯當局為他們建造了墓碑和雕塑群像,供人瞻仰憑弔。
豈知這段英雄史詩大部份是揑造的,英國BBC追尋尚健在的前基輔球員和居民,拍下了他們的證詞。那個劇本開始編寫得還不算離譜,狄納莫球員沒有關進集中營,他們都在工廠裏做工,當然待遇不會好。他們被召集起來踢球,對手是在軍中服役的德國球員,觀眾一半是德軍另一半是匈牙利官兵,狄納莫一直領先,匈牙利人則不停地鼓譟,嘲笑德國人。並沒有人要求狄納莫隊故意輸球,他們得勝後也沒有被關押,還是回到工廠。但到戰爭後期,有四個隊員因參加抵抗運動而被關進集中營,他們後來都被槍斃。這就是故事的原始素材,它被徹底改寫,創作出集體處決的悲壯結局。
於是,那些倖存隊友就不能見天日了。蘇聯戰後對待曾拘禁集中營的本國戰俘和平民都很苛嚴,他們沒有政治前途可言,狄納莫成員更慘,為了圓謊,他們被迫隱姓埋名。直至戈爾巴喬夫「新思維」時代,他們才敢出來見陽光。
北韓球員此番下場又將怎樣?在金氏父子關愛下,當功勳運動員很光榮,也很屈辱。須知北韓「國寶」、兩屆世乒賽單打冠軍朴英順,在大饑荒的一九九九年不幸夭折,據說她死前全身浮腫,這酷似飢餓症狀,功勳運動員如她者能挨餓嗎?北韓無人敢議論,在資訊封鎖的國度,甚至沒多少人曉得她死了。這令我想起中國第一個世界冠軍容國團,如果國際兵聯製作紀念冊和光碟,並注明他們的死因,那麼將會「嚴重傷害」某國和某國人民的感情,所以他們不能被紀念。如此悲情,夫復何言!
孔捷生
逢周一、四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