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鈉高血壓出局 薯片揀少鈉原味

加鈉高血壓出局 薯片揀少鈉原味

薯片:「呢期我真係超爆!世界盃期間,不少人都以我來送波!」粟米片:「人人都話你唔健康,不如食我好啲喎……」薯片:「你的能量及總脂肪,同我哋唔係相差好遠,但糖份又確係少。」蘋果片:「你哋互片完未呀?我呢啲先叫做健康呀!」
一眾兄弟互片,主要因自從7月1日營養標籤實施後,有營無營變得無所遁形!

記者:陳珮娟
攝影:王文忠

【鈉】(Sodium)

存在於血液及細胞外液,跟人的體液平衡及其他生理功能有很大的關聯,有助維持滲透壓,亦可令神經、心臟、肌肉等生理功能運作,是人體必須的礦物營養素。鈉主要經尿液排除,若大量流汗時,也可流失相當量的鈉。

MichaelSeason's低鹽低脂薯片

能量 140千卡
總脂肪 7克
糖 0克

*標榜30%低脂,其實從能量及總脂肪含量看來,低脂並不太理想。

KettleBrand粟米片

能量 140千卡
總脂肪 7克
糖 0克
鈉 100毫克

*真的做到無糖成份。

KettleStyle牛油果油薯片

能量 140千卡
總脂肪 7克
鈉 130毫克

*以為用牛油果油烹調會較健康嗎?結果總脂肪及能量的含量,都跟別的薯片很接近。

GoodHealth肉桂蘋果片

能量 140千卡
總脂肪 7克
鈉 15毫克

*以總脂肪及能量來計算,跟其他薯片差不多,只是15毫克的鈉,遠比薯片低。

KettleBrand蜜糖味薯片

能量 150千卡
總脂肪 9克
糖 2克

*糖份比一般的由1克升至2克,食一包已攝入成人糖份上限的5,患糖尿病者要留意!

卡樂B韓風烤魷魚味薯片

能量 153千卡
總脂肪 10.1克
鈉 215毫克

*不論能量、總脂肪及鈉都比其他薯片高,吃一包,已攝取成年人鈉上限的4及總脂肪的3!

「1+7」營養標籤

7月1日實施的「1+7」營養標籤,規定標籤上一定要有能量(energy)及7種指定標示的營養素,包括蛋白質(protein)、總脂肪(totalfat)、飽和脂肪(saturatedfat)、反式脂肪(transfat)、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s)、糖(sugars)和鈉(sodium),令消費者更易得知食物的成份和營養含量。

瘦身要睇熱量

記:記者
劉:劉立儀

記: 世界盃期間,薯片或粟米片等都成為睇波良伴,但食得多對人身體有咩影響?

劉: 其實食物安全中心早前亦對薯片作出研究,它的總脂肪及鈉的含量都較高,多吃不僅會肥伴,攝入過多的鈉也會增加高血壓及胃癌風險。所以買薯片時,要注意營養標籤上的鈉含量,最好揀低鈉一類,而原味薯片,又會比其他味道的含鈉量低。

記: 若要瘦身,應該怎樣看營養標籤呢?

劉: 首選看熱量,次選才看脂肪含量,若有膳食纖維(DietyFiber)就一定要看,越高越好。

身心營養顧問註冊營養師劉立儀

生熟食物熱量差異大

記: 營養標籤上,我們還應注意甚麼?

劉: 一定要注意食用份量及標籤量,由於食用份量與標籤不是相等,標籤量多以100克作單位,但真正食的就唔止,所以睇標籤時,最好問問自己食幾多,這樣才懂去換算,得出最準確答案。此外,巿民多流於看熱量,其實應該要視乎自己身體而定,要整體性去睇。比方說,提子每粒熱量才5kcal,而白麪包一片便235kcal,我們不能說提子一定比白麪包好,因為提子的糖份相當高,吃數粒便遠遠超出麪包了。又例如,早前在《獎門人》節目中出現了一碗燕麥片的熱量竟是在白飯、米粉、即食麪、皮蛋瘦肉粥中最高,雖然份量同是一碗,但生與熟便成了差異所在,所以凡事看整體,不過最好還是聽從醫生或營養師的指示。

■麪包一片的熱量就達235kcal。

■早前《獎門人》聲稱一碗燕麥片的熱量竟在白飯之上。

資料來源:香港政府食物安全中心

*註:劉立儀指《獎門人》內使用燕麥片的生計份量(1碗)與其他食物的熟計份量(1碗)作比較,並不正確,所以1碗熟的燕麥片熱量應是120卡。

總脂肪=反式+飽和+多元
不飽和+單元不飽和(脂肪)

記: 甚麼是飽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為何總脂肪不是兩者之和?

劉: 飽和脂肪(saturatedfats)是脂肪的一種,在室溫下呈固體狀態。攝取過量飽和脂肪會增加患心臟病的風險。而反式脂肪,又稱為反式脂肪酸、逆態脂肪酸或轉脂肪酸(transfattyacid或transfats),是一種不飽和脂肪酸(有單元不飽和或多元不飽和),它可增加人體內壞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數目,同時又會減少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數目,攝取過多,亦會增加患心臟病的風險。而總脂肪則是反式脂肪加飽和脂肪加多元不飽和脂肪加單元不飽和脂肪,但由於政府沒有立例要在標籤上列明後二者,所以便會發現總脂肪下只有飽和脂肪及反式脂肪。

計算每日營養素

若想知道自己常吃的食物中所攝取的營養量,可以利用食物安全中心的《營養標籤小工具》,只要輸入吃食物的資料,就可以比較食物的營養素,得出該食物佔你當天所需要的營養素的百分比。

營養標籤小工具: http://www.cfs.gov.hk/tc_chi/programme/programme_nifl/nl_widge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