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的意外出局,使世界上絕大多數的球評家和球迷都跌破眼鏡,也使我多少失去了繼續看世界盃的興趣。因為森巴足球是世界盃比賽中最賞心悅目的。看巴荷之戰,上半場是巴西的天堂,下半場卻忽然變了巴西的地獄。上半場是世界盃開賽以來最好看的半場,下半場巴西卻像換了另一隊,完全走樣。實在使人深切感到,足球比賽的「無常」,就像人生一樣。人生不也是忽然天堂忽然地獄嗎?當然也有反向,比如荷蘭隊,就是上半場地獄下半場天堂了。人生也會如此吧。
除無常外,足球還有恆常的一面,就是「徒勞」。相信沒有哪一種球類比賽,像足球那樣難以得分了。九十分鐘我們看得緊張,對球員則是「磨難」。除龍門外的二十名球員,滿場奔跑,據說平均每個球員在一場比賽中要奔跑十公里,有的是疾奔,有的是拖行。有時明知追趕無用,也要追。好難好難地把握黃金機會,可能進了,更多的可能仍是徒勞。九十分鐘下來,都是徒勞的話,就要以殘酷的十二碼決勝,這在很大程度上是一次俄羅斯輪盤式的賭博。
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就像足球場上的奔跑一樣。總覺得有很多機會,而且往往是黃金機會,但卻大多是徒勞。若悲觀看人生,它就是一場徒勞的奔跑;若樂觀看人生,它就是有很多機會;有時把握住機會一擊而中,喜從天來,有時一場歡喜一場空,那就是恆常與無常的交替;若以平常心看人生,接受這種人生的奔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就會有一個安寧而非浮躁的心境。
我喜歡巴西足球,是因為巴西隊在多數時間以樂觀態度去找機會,是所謂快樂足球,而不是視為磨難。據說巴西足球每個球員每場只平均跑五公里。但荷巴下半場巴西球員怎麼忽然變成磨難了?大概勝負的壓力太大了。輸了很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