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雅寧可以說是「保育聖手」。07年當數以百計保育鬥士前仆後繼,也無法保得住一個皇后碼頭,這兩年多以來,她先後成功爭取保留荷李活道舊警察宿舍,還保留永利街的唐樓群,似乎她參與過的保育項目,獲保留成數都會大增。
自幼學懂珍惜舊物
羅雅寧是中環老街坊,母親家族經營古董生意,令她自幼培養珍惜舊事物的價值觀。住在堅道,她的家跟荷李活道舊警察宿舍只相隔一條斜路,與童年時在舊宿舍居住的特首曾蔭權是老街坊,「每次行去中環都會經過(舊宿舍),好細個就對呢度有感情。」
05年政府將舊宿舍列入勾地表,意味着要拆卸起樓,在區內引起頗大迴響。當時中西區區議會發起「手牽手護古樹」運動,呼籲街坊支持保住舊宿舍旁邊的石牆古樹,羅雅寧帶着滿腦子疑惑參加,「我覺得好奇怪,點解淨係保住啲樹?唔係保住整座建築物?」
聲援天星廣交同道
她跟幾個相熟街坊聊起,原來都有同感。「大家覺得要做番啲嘢。」她並非讀建築出身,也不擅於上街抗爭,想令政府保留這幅地王,一開始便不知從何入手,惟有從最簡單的事開始做。「我哋幾個街坊拎住張紙,企喺街上周圍搵人簽名支持。後來又諗,可唔可以將塊地皮申請做政府、機構或社區設施用地。」惟第一次向城市規劃委員會遞交申請便遭否決。
她未有氣餒,繼續不斷做資料搜集,「去皇仁(書院)翻查校史,去政府檔案處借資料,睇micro-film(微型菲林)。」結果找來大量歷史文獻,證明舊宿舍地底,就是前中央書院(即皇仁書院前身)遺址。
06年底政府強拆中環天星碼頭,激起保育人士不滿,在天星紮營示威,她前往聲援及爭取市民支持保留舊宿舍,「喺嗰度,我認識咗好多理念相近嘅朋友,好似May姐(灣仔利東街居民)。」乘着社會掀起保育情懷,07年她再向城規會重提申請,這次還附帶豐富文獻資料,力證政府在決定前未有做好文物評估。
結果07年10月《施政報告》宣佈將舊宿舍剔出勾地表,一個月後政府發掘出中央書院遺址,今年4月公開招標做創意中心。保住舊宿舍,羅雅寧強調絕非個人功勞,全因政府拆毀天星與皇后的霸王硬上弓的手法激起民憤,所以在處理舊宿舍與隨後的永利街問題上,才被迫順應民意。
政府保育牌非真心
「有退休政府工程師仲同我哋講,嗰度幅斜坡根本承受唔到起咁多樓。」但市建局對民間意見通通聽不入耳,直至電影《歲月神偷》獲獎,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市建局才順水推舟將永利街剔走在重建之列。
羅雅寧指市建局的重建項目都是捨難取易,「好似中環另一個重建項目嘉咸街,市建局收齊晒業權,所以無論點爭取都一樣要拆」,反映政府近年大打保育牌,其實並非真心真意。
記者 黃偉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