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鳳儀︰人幣債券、基金易受落

梁鳳儀︰人幣債券、基金易受落

【本報訊】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副局長梁鳳儀認為,人民幣國際化過程中,香港可推出多種類人民幣投資產品,但受到人民幣流通量限制,股票等交易所上市的產品將是下一步,債券及基金是首批較容易被市場接納的投資產品。
理論上,金管局本月跟人民銀行修訂貿易結算《清算協議》後,外資企業可在本港發行人民幣債券及股票,以吸收留在本港的人民幣存款,而港交所(388)的基建設施亦可以支持人民幣產品,股票可以人民幣報價及進行結算。最重要是,企業能夠清楚講明籌集人民幣資金的用途,並要管理好人民幣滙率風險。

監管機構將審視風險

不過,本港目前只有800億元人民幣存款,梁鳳儀認為,交易所上市產品可能要等到市場有一定人民幣流通量後才有作為,首先被市場接納的人民幣產品將是債券及基金,與內地資產掛鈎的REITs也可能是選擇之一。
她表示,港交所、證監會及保監會等監管機構已準備好,市場將有人民幣投資產品出現,當有申請,將審視產品的風險管理。另一方面,包括外管局及人民銀行在內的內地金融監管部門,亦計劃公佈有關人民幣回流機制的管理辦法,讓在境外籌集人民幣的企業或機構,清楚知悉如何把資金調回內地使用。
被問到上海亦有意吸引境外人民幣資金回流投資,可能跟香港爭生意,梁鳳儀沒正面回應,只強調香港適合做真正的離岸人民幣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