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子愷舊居 - 蔡瀾

豐子愷舊居 - 蔡瀾

依地址,找到了「豐子愷舊居」。車子不能直達,停在陝西南路口,走幾步,見多棟小洋房,其中之一就是了,門口掛着個牌子。
是四層樓的建築物,經過小得可憐的花園,看到屋外掛着萬國旗,是些底衫和牛仔褲,為住在樓下那兩戶人家的洗濯物。進大門,就見一個婦人,木無表情,大概是嫌我們這些遊客的干擾。
爬上狹窄樓梯,這就是豐子愷先生在文革年代的居所,雖也名日月樓,但和他的老家那一座有很大的分別。
一下子就看到豐先生的書桌,有張畫稿,紙上為一個小童拉着拿葵扇的祖母,是後人放上去的吧?
案上另有竹頭和陶器的紙鎮、放大鏡、硯、墨汁和毛筆,以及豐先生的一張黑白照片。
一盞可以拉上拉下的白瓷罩電燈,由天花板掛下,木桌子最為普通,並非什麼酸枝之類。這時看到的最令人心痛的,是桌旁的一張床,四尺長吧,人要像蝦子那麼屈着來睡!
「本來房裏有張長一點的,」館主,也是豐先生的姪兒,已有五十多歲人了,說道:「文革後期,豐先生知道歲月無多,正在趕畫《護生畫集》第六冊,不想騷擾家人,就在這裏睡,睡醒了即刻作畫。」
豐先生沒有抱怨,把這場鉅大的人禍當為天災,陪伴的,是牆上那幅對聯,由他尊敬的馬一浮先生所寫:「星河界裏星河轉,日月樓中日月長。」
看到此時,悲從中來,眼淚滴下。又見牆上另一張照片,是那小貓騎到豐先生帽子上去。以前看見的是貓在他的肩膀,頭上這張第一回看到,我又微笑了出來。
在小賣部買了木版水印的漫畫送給楊惠珊,又購入一本散文集給小宇,吩咐她一定要看那篇〈漸〉,豐先生年輕時寫的,已悟出人生的真諦。
地址:上海陝西南路三十九弄九十三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