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蒜你狠、豆你玩」是網友形容農產品價格被炒得瘋了,價超貴也得吃的情況;於是全中國不但出現「房奴」,還有「菜奴」、「果奴」﹗近日中央電視就「房租暴漲堪比綠豆」為題做了專輯,「租奴」又成為中央打救的新目標。
要遏樓價,中央先令銀行「閂水喉」,再用調控政策;遏豆價,中央亦不手軟。發改委牽頭多個部委,查證吉林玉米中心批發市場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串通抬高綠豆價格,並加以處罰,罰款由30萬至100萬元(人民幣.下同)不等。
北京租樓月租貴過月薪
要管租務市場,非易事。試想想,中央自去年底策動的調控樓市大計、今年4月被內地傳媒指「要讓樓價見血」的「國十條」,以及北京推出被稱為史無前例的調控樓市辣招;誠然,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在「官威」下,樓市一度出現「零成交」,但樓價最終只是「象徵式」下跌。
據發改委、統計局上月中聯合發佈,5月份全國70個大中城市房屋銷售價格同比微降0.6%。就在樓價出現微調之際,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連跌兩月,從寬政策之聲再高漲,地產商減價的意欲必降。
樓價似難大跌,租金則拾級而上。央視報道,今年以來,北京、天津、大連、瀋陽、杭州,很多城市的房租都上漲不少。
在北京,僅4、5月份,房租價格就同比上漲逾20%;地段好兼交通方便的,更大升超過50%。統計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北京市套房平均月租達每月2792元,較去年應屆畢業生月均工資2492元為高。
租金比薪金還要貴已經嚇人,但不及炒租金的「真實版」來得令人咋舌。央視訪問一位地產中介人士透露:「中介是炒高房租的黑手之一。」他更以拍賣來形容抬價過程,房東只要安坐沙發,就有二、三十家中介圍着喊,「三千、三千一、三千二、三千五,你不炒,別人照樣炒」。
管樓市租務先修房產稅
央視為了求證,在中關村附近選了家60平方米的房子做實驗,房子雖簡陋破舊,家具只有床,但位置優越,附近有中關村優質學校等教育資源。
記者在網上發帖出租該房,月租2700元,要求年付。帖子發出後,記者的手機在短短五分鐘就顯示有63個未接電話,來電的幾乎全是地產中介,希望由他們租下房子全權代理。同時,有十多間中介親到現場游說,一套標價2700元的房子,最後被抬高到3500元,而記者的電話還是不斷,現場拍賣甚至同事間相互競價。
說到這裏,似乎管好地產中介便好辦事,但這並非唯一。要知道,遏樓價令地產中介買賣樓宇佣金大減,若租樓市場亦失據便無飯開,因此地產中介樂意做推高租金的黑手。但房東冇租盤,地產中介又如何發功,因此,要管租務市場,也許中央需重申思考應否適時推出改良版的物業稅(或房產稅)。
根據1986年出台的《房產稅暫行條例》,假如一套房子原值100萬元,一年需繳納房產稅8400元;假如該房產出租而一年租金收入10萬元,則一年應繳房產稅12000元。中央正積極研究改善貧富懸殊,物業稅對均衡人民收入與支出,可擔當一個角色,但在經濟增速有放慢迹象的關鍵時刻,則要注意執行力度需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