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務卿希拉莉早前在波蘭出席一個民主和人權國際會議時表示,歐洲的鐵幕已隨着蘇聯解體而不復存在,但是,必須提防的是一些政府的「鋼鉗」(SteelVise)正摧殘公民社會和人類精神。新鮮出爐的「鋼鉗」政府名單,包括俄羅斯、中國、古巴、津巴布韋等。
在這些「鋼鉗」政府中,中國政府封殺言論自由、封殺新聞自由的行徑,不只令港人有唇亡齒寒之感,甚至身受其害。今日是新疆烏魯木齊7.5騷亂一周年,但內地傳媒噤若寒蟬,對事件迄今語焉不詳,而香港三名記者去年在新疆採訪示威事件時竟被指煽動鬧事,就是其中一宗典型事件。
烏魯木齊騷亂發生後,中國當局調整了治疆策略,撤換了主政新疆15年的黨委書記王樂泉,還讓東部19個省市分別結對在經濟上援助新疆12個地(州)的82個縣(市),試圖以懷柔政策安撫民心。但是,一如國際特赦組織近日呼籲中國政府就7.5騷亂展開獨立調查時所強調,沒有令人信服的獨立調查,不滿和不信任就會繼續存在。
新疆的互聯網服務在去年騷亂後就被中斷,直到今年5月中旬才恢復,而多數論壇仍未獲准重開,網民言論仍受到嚴厲管制。今日是在去年騷亂中喪生的近200人的忌日,但在當局封殺下,內地網站、論壇見不到任何弔唁文章、字句,處處顯示中國當局未改鋼鉗本色。中國官方一直指摘疆獨分子策劃7.5騷亂,但一直未能說明一場起初的和平示威,為甚麼會演變為造成近2,000人傷亡的騷亂?新疆當局逼於輿論壓力,已釋放三名被捕的香港記者,但為甚麼迄今不還他們一個公道?
由於貧富兩極分化、社會衝突加劇,無意放棄一黨專政的共產黨,顯然只會加強而不會削弱對言論自由、新聞自由的箝制,不會停留於新疆、西藏等敏感地區、敏感事件。令人不安的是,這種箝制對香港的影響越來越直接,已超越北上港人的範圍。香港記協昨日發表新一期言論自由年報,認為本港的言論自由受壓、政府越來越不包容不同的聲音。不能不警惕,特區政府在打壓言論自由方面會否步上北京後塵,逐步加入鋼鉗政府的行列。
香港記協關注港府打壓言論自由的兩大舉動,一是擴大拘捕及檢控示威者,二是越來越常以傳媒吹風會取代記者會,導致資訊不公開及透明度低。如果將這類舉動與新疆當局的舉動相比,可以看到,雖然嚴重性相差甚遠,但思路、手法並無二致。在香港示威衝突越來越頻密之際、在記者採訪示威抗議現場遇到越來越多阻礙之際,對港府限制言論自由、限制新聞自由的行動,不能再抱着等閒視之的態度。
2012政改方案的通過,不等於香港的政制問題、民主問題已經塵埃落定。相反,中央政府和特區政府在香港真普選的路線圖、法定時間表問題上採取拖字訣,只會刺激民怨,引爆更多示威、抗議。一旦港府重蹈北京覆轍,走上鋼鉗政府之路,越打壓言論自由,就會引爆越多抗爭,越打壓示和平示威,就會引爆越多衝突。
周一至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