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萍語:買入中行供股可取 - 熊麗萍

投資萍語:買入中行供股可取 - 熊麗萍

港股於上周三半年結仍守於20000點水平收市,但實際表現卻較筆者預期為遜色,由於恒指在1個月內由低位反彈2000點,大動作的粉飾櫥窗料不會出現,但估計也會撐在一個較高位,豈料調整來得較預期為早,未能趁上周套現的投資者,也得再等另一次反彈。
中國、美國公佈6月份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較預期為差,令各主要股票市場在7月份首個交易天普遍下跌,上周五美股亦因為數據好壞參半而偏軟,短期港股料仍借勢下試19500水平。不過,市場對於中國的經濟數據、歐元轉升、農業銀行(1288)招股及中國銀行(3988)供股集資的看法相當分歧,同一因素用作利好或利淡的機會皆有可能,但同時亦反映大家仍在觀望各項變數。因此,筆者認為暫仍繼續以短線買賣策略為主,部份高息優質股則保留作核心持有。
農業銀行公開招股反應一般,與中行搶在農行招股期間公佈供股集資,難免令市場憂慮資金被抽緊,內地及港股料暫仍作負面反應,但這些因素逐步反映過後,大市將現反彈,恒指在19500點值博,本周反彈以20300為目標。

炒三網概念低吸京信

中行於上周五收市後公佈供股集資600億元人民幣,以10供1.1的比例計算,H股供股價不高於2.47元,即較停牌前折讓38%,與交通銀行(3328)公佈供股時的折讓率相近,但由於供股比例較預期小,攤薄影響亦較輕微,因此,中行復牌股價料可逆市造好。
筆者上周建議大家調整內銀股組合,持有建設銀行(939)及認購農業銀行,如今大家又多了一項選擇,按中國銀行停牌前股價及供股後計算,估值較農行為吸引,若中行股價升幅不大,買入中行供股亦是另一策略。
撇除內銀股的話,政府公佈三網融合試點,詳情料陸續公佈,早前建議買入的京信通信(2342)股價已經調整,可考慮低吸。
筆者持有建設銀行股份

熊麗萍 滙業財經集團證券部主管
作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