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yMeASunday:人生苦短只去巴黎 - 黃偉文

BuyMeASunday:人生苦短只去巴黎 - 黃偉文

說起來,很少在這裏講巴黎。
Um……「很少」還是「從未」?我都不記得了。總之今天我要講一講,趁大前天在香榭麗舍喝的水還未變成維多利亞公園的汗蒸發掉之前。

「羅曼蒂克的巴黎」Vs「公事公辦的巴黎」

靈過咒語,任何時候,只要講出「巴黎」兩個字,1,000人中總有958個頭顱即時仰起30度,眼中反映出日本少女漫畫的「星星光」,並以黛玉葬花式的文藝嘆氣,弱弱地吐出一聲「呃!」,背景彷彿便有艾菲爾鐵塔和凱旋門浮過……

為馬塞馬素的默劇配上旁白:「呃!我人生最羅曼蒂克的事,曾經/即將在巴黎發生。」
我一直覺得巴黎是overrated的,她在「浪漫」這個功能組別中,地位並不那麼高,如果「鬼」是「信則有不信則無」的東西,「浪漫」於「巴黎」都一樣。
無意粉碎未去過的人的夢,但倒想聽聽去過而維持原判的人講講,巴黎有甚麼浪漫秘方是其他城市調配不出的?
我得承認,除了並不是太romantic之外,巴黎還是有很多地方很好的,例如看時裝,對,強調「看」而不是「買」,因為世上最好看的衣服,起碼七成雲集花都,不過未必買得到之嘛。
所以巴黎,還是很定期去,但「公事公辦」地去看看fashionweek就很好,不必「羅曼蒂克」地去心存幻想放個屁都是粉紅色的。
所以我說「人生苦短 只去巴黎」並非「放下屠刀 直航花都」的意思,只是想表達「想看最新最好的時裝,如果時間不夠,其他城市可skip之」那麼technical,你看,多麼的不「浪漫」!

我的旅行宗旨是「寧餓勿飽」,寧願日子去少一點,回程時覺「未夠皮」,好過留太耐,結果悶到怕咗。而且,你真的試試將巴黎濃縮成一個行程緊湊的48小時團吧,真係「唔同玩法」的,最重要是,原來是OK的。

48小時遊巴黎

安排行程時人人拿不定主意要去巴黎玩一星期還是十天才夠喉。
我呢,絕對「能夠」而且「願意」用48小時就搞掂它,騰出多點時間去發掘維也納、布拉格、奧斯陸,甚至雷克雅未克……
以下是我的……唔……算是「攻略」吧。

1.租架車吧:巴黎是我所知道「逛點」最分散的城市,你想由ChampElysees徒步到RueSt-Honore經PlaceRoyale連PlacedesVictoires一帶啲汁都撈埋?得!6粒鐘啦!齋行未計停低睇嘢喎!以前我和大家一樣截的士搭地鐵,五日四夜硬係好似唔夠用,後來因為偶然坐過一次朋友的「保母車」,發現點對點瀟灑轉移,原來一日真係去多好多地方,兩日真係行得晒主要嘅時裝店兼有找(以我咁鍾意行街同買嘢喎!),自此其他方面死慳死抵都好,畀租車錢一定唔手軟。另外,租車的好處是,平時你搭車搭餐懵咁去到LaFayette,逛個圈發現冇嘢啱時,你一定唔忿氣嘥晒車錢時間,一定賴死連廚具部都兜個圈「維番皮」;如果租了車的話,你去到一唔對路便不用姑息即撇,當中的狠一定幫你節省許多青春……OK,如果你認為截車搭車睇地圖蕩失路乃旅行風味一種,咁當我冇講過啦唔該。(巴黎其實有不少能操廣東話的香港移民的士司機,一般願意以每小時30-40歐元的價錢被包,去問問你常去法國啲friend,一定有人咁啱識得一兩個嘅。)

巴黎最煩的是幾乎逢周六或日都有各種示威與遊行,今次我們遇上gaypride,累我們走了10個block,才能上回自己的車,結果miss了一個很重要的show。

都說巴黎是美食之都,看來我和她真沒緣,無論是有人介紹的或自己亂撞的,我去了十幾次都沒吃到過幾多真正美味,反而去Angelina喝杯濃得像熔岩的熱可可,或去13區是但「隊」碗越南pho,已有不枉飛了幾千里來的感覺。

2.避過「大凶日」:任由你把炮也難在巴黎「BuyMeASunday」,彼邦周日近乎死城一個你大概是知道的,所以在巴黎的時間很少的話你也會試圖避開星期日吧。凡信耶穌的地方,聖誕新年要休息你也了解的,年尾年頭你也不會去花都血拼啦。但你未必知的是,法國政府是規定了一年兩度「大減價」的開始日的,各大小商店理論上不准偷步,在法定減價期之前幾日遊巴黎固然唔抵,但即使你大把錢唔介意嗰20/30%都未必有得你「豪」,因為Soldes前一兩day,大商店或百貨公司的員工們已提早把價錢markdown,mark完之後驚死你搞亂檔,便把貨物用紙用布用膠封起圍起來,如果你撞正全巴黎都瀰漫一片「唔好掂我啲貨,我哋聽日減價」的氣氛時去shopping,像我上星期所遇到的一樣,可是相當冇癮的。要籌備Paris快買快閃團的人這項research不能偷懶不做。(另周六日巴黎通常有各種數不完的抗議遊行,郁啲封路改道塞車,所以揀weekdays去買嘢有着數。)

3.避開百貨店:「老佛爺」的「春天」與你無關,百貨公司是給一般遊客逛的,「時裝精」入去盞嘥波鐘,事實上,我眼見巴黎兼售multi-brand的selectshops也正陷入前所未見的低潮:L'Eclaireur只賣RickOwens和仿RickOwens的各種舊爛殘黑衫;MariaLuisa受經濟不景所累男裝全線摺埋;Colette放太多空間與資源在日本街牌上……現在去巴黎最好先敲定心水牌子,只去旗艦店,有剩時間才去selectshop看styling,display和裝修(對,這些還是值得一看的),48小時其實好夠用,除非你份人優柔寡斷或試衫超慢,否則仲係幾「他條」嗰隻㖭。
試試看,把最愛的東西濃縮一下,原來密度沒你想像的高。

本周賬簿

自寫《蘋果》以來,幾乎每年去兩次巴黎,為甚麼很少在《BuyMeASunday》寫這個城市呢?
我是個十分「均真」的人,事實上我嫌自己有時太「均真」而失卻了情趣。近年去巴黎都是為了報道fashionweek,是另一本雜誌負責的盤川,總不好意思東家出錢我旅行,遊記卻寫在西家。但幾年下來,竟變了一份的巴黎太多另一份是零,若不破格一下,對兩家都太悶,於是,今天……
但為「公道」和「均真」起見,還是得提一提,如想看更詳盡的巴黎報道,可看「另一份雜誌」,7月底的特輯,你懂得的。

Textby黃偉文
mailto:[email protected]
微博 http://t.sina.com.cn/wymanwong
本欄逢星期日刊出

DiorHommeSS11
巴黎對我來說是「看」時裝而不是「買」時裝的勝地,全世界最靚的衫一定在這裏做show,但未必在這裏買得到。

黃偉文 填詞人,其實最鍾意買嘢,最憎寫字,星期日盡可能唔寫字,去買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