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奇石市場近年炒風熱烈,奇石屢創「天價傳奇」。日前舉行的「第八屆中國銀川賞石旅遊節」上,一塊貌似「秦俑」人頭的戈壁石開出10億元(人民幣.下同)天價,令參觀者為之咋舌。有業內人士指,內地奇石市場有眾多炒作因素,再加上沒有規範的拍賣程序,未來容易造成「有價無市」的困局。
銀川賞石旅遊節在6月中旬開幕,兩個星期不斷有天價奇石吸引觀眾眼球。先是有一塊150公斤(330磅)的貴州翠玉,參展商開價人民幣2.3億元,緊接一塊似「秦俑」的戈壁石照片吸引了眾多收藏家的目光。奇石主人俞飛來自江蘇,由於奇石價值巨大不便攜帶,所以他拍成照片懸掛在展廳內。俞飛擁有10塊奇石,除了「秦俑」,還有似人側面像的瑪瑙石,而且每塊石頭標價都是10億元。
戈壁石是兩億年前火山噴發後的石塊,在風沙和戈壁氣候的作用下形成,一般分為瑪瑙、碧玉、玉髓、集古石及木化石等,以前在戈壁灘或河邊可撿到,後來因石源減少,加上收藏家增加,價格不斷飆升。
嚇怕收藏家 無人問津
「秦俑」的天價引來不少業內質疑,有奇石商人坦言,奇石價格水份很大,價格全由出售人隨口喊出來,有些叫價上億元,說不定幾十萬、幾百萬也能成交。由於缺乏估價標準,拍賣公司不敢輕易介入,收藏家也不敢輕易入貨。寧夏賞石協會副會長謝寧表示,一味地炒作價格,可能讓人望而生畏,將會斷送奇石產業的發展前景。
現時內地奇石收藏有「南柳州、北銀川」的說法,兩地奇石交易額每年都達上億元。現時國內多塊著名奇石,例如《雛雞出殼》、《人之初》和《錦繡中華》等,估價最高達8.5億元。
中國廣播網
內地部份天價奇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