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中科技大學本科畢業典禮上,校長李培根十六分鐘的演講,被掌聲打斷三十次,最後,全場近八千學生起立高喊:「根叔!根叔!」。一夜之間,根叔演講紅遍大江南北,二千字裏不僅有這幾年的大事記,還有諸多網絡熱詞校園話題,校長講話這麼in,如果不是第一次,也是最成功的第一次。
實事求是地說,這是一篇煽情的演講,學生由衷叫出「根叔」,而不是「校長」,更證明了這是一曲「酒干倘賣無」,而不是「出師表」。所以,要是問我為什麼根叔紅了,我會說,因為根叔動了感情。
成年以後,我們一直被教育,誰先動感情,誰輸。就連天下無敵的「東方不敗」,因為對李連杰版的令狐冲動了感情,也受傷。所以,練到聲色不動,就是牛逼。當然,聲色不動達到最高境界的,要數新聞聯播。
這些年,我們學習不動聲色,比如我吧,看電影,看到把人哭得稀裏嘩啦的,就覺得不夠高級。高級是什麼?起碼,得梁朝偉和張曼玉那樣吧,旗袍眼神飄過就行。但是,《志明與春嬌》的紅火,用鐵的事實說明,老百姓其實喜歡直說,喜歡,動感情。
看《志明與春嬌》,真的,不光是看電影了。朋友中,即將談戀愛的,談著戀愛的,談完戀愛的,都在第一時間,跑去看余文樂和楊千嬅。要知道,這是世界盃時間,大家除了看球,就是恢復體力等看球。興師動眾的國際電影節、電視節沒帶走戀人,但志明和春嬌憑著兩根煙就集合了全城的色男情女,而且,很多人把自己的網絡簽名改成:「你個扑街!」
你個扑街!你個扑街!你個扑街!
這是今年最抒情的句子嗎?我想起,幾年前,在陸羽茶餐廳,說起香港禁煙,煙民董橋很悵然。不過,他說,倒是有一個好,就是,在路邊吸煙,會有漂亮女郎過來借火,然後合法地和女郎聊幾句。搞得柳公子當時就起身,走到士丹利街角,一口一口吐煙圈。
不知道董先生路邊吸煙有沒有遇到過春嬌?飯桌上,大家都鼓勵柳葉抽,抽到春嬌出現。不過柳葉接著說,那也不行,抽到春嬌出現,就沒得煙抽了。
倒有點悵然了。《志明與春嬌》最後,余文樂和楊千嬅要一起戒煙。為什麼要戒煙呢?全盛期的港片,從來不用最後這點綠色。就像年輕時候,不知道色即是空。
嘿嘿,說到色說到空,想起,世界盃至今,全體網民評出的一個最好報紙標題是《東方早報》體育版做的,叫做「西班牙24腳,射即是空」!這種標題,你在新聞版娛樂版見過嗎?你見不到的。這就是體育和文藝的區別吧,這就是黃金時代的港片和現在港片的區別吧。所以,讀鄧小宇的《吃羅宋餐的日子》時,我一直在想,從那個時代港片過來的人,才有資格這樣恣意懷舊吧。
《吃羅宋餐的日子》很受追捧,不過,要是你問我《羅宋餐》有哪些料理,我還真說不上來,而且,鄧小宇常常還特別謙虛,時不時警惕自己幾句「我的標籤期限是不是也過了」,或者,借別人口說點「唔該你摑醒我」,很容易搞得不識相的讀者骨頭輕。但骨子裏,鄧小宇其實驕傲極了,他三言兩語過去,凌波微步走過,你看不懂的地方就怨自己生得太晚吧,類似我們向阿城請教,這個,這個張北海的《俠隱》,好在哪兒呢?阿城冷冷一笑:不是北京人,看不懂的。
一劍封喉。鄧小宇倒是沒那麼狠,不過,看完《羅宋餐》,我還是憾然承認,書中暗藏的款曲,明修的棧道,我領會不了。好在,《志明與春嬌》示範了,如何去猜測別人心意,甚至,不管有沒有把握,你都能直接劈臉問過去:「你約會我?你約會我?你約會我?」這個,在港片傳統裏,是可以這麼直接的!鄧小宇先生,你說是嗎?
所以,我的想法是,既然「射即是空」受到全國人民歡迎,既然直接的根叔和春嬌都受歡迎,那麼,我也斗膽對鄧小宇說:其實,好多次,你表達類似「你明白我的意思」時,我是不明白的。
文:毛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