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俊仁直認民主黨失選票但說「唔作適當妥協就唔係從政嘅人」

何俊仁直認民主黨失選票
但說「唔作適當妥協就唔係從政嘅人」

【本報訊】投票支持政改改良方案的民主黨,今年7.1遊行飽受不滿的市民狙擊,主席何俊仁承認,政改議題令民主黨流失一批反對與北京妥協的支持者,但同時間有機會爭取開明建制派人士支持,擴闊泛民政治光譜;民主黨會修補與反對方案的泛民團體關係,包括與公民黨商討,在日後的政改談判及選舉安排再度合作,不排除會提名公民黨區議員參選區議會功能界別選舉。
記者:林俊謙 莫劍弦

經過政改方案一役,接着於7.1遊行受到泛民支持者猛烈批評,何俊仁昨日在立法會總結政改風波對民主黨造成的衝擊,承認民主黨會流失部份支持者選票,他們多屬極端反對中共、不滿民主黨杯葛五區公投,以及重視政治原則多於政治現實的泛民支持者,他尊敬這些選民,但不認同他們的態度,「呢批人值得尊敬,不過如果只睇原則而唔睇政治現實,唔作適當嘅妥協,方法唔調整,咁就唔係一個從政嘅人」。

有信心保住泛民得票

何俊仁堅持民主黨支持改良方案,做法正確,因他發現近年民主運動正逐漸疏離支持民主的群眾,若再否決方案,民主派便會流失更多支持者,「只會令個政治光譜越嚟越窄,社會越嚟越撕裂,中間嗰堆人會越嚟越冇興趣」。
自從民主黨通過政改方案後,何俊仁透露,有不少過去不太積極參與政治的中產人士,主動接觸表示支持,更有不少原先支持民主黨,後來改投民建聯的選民來電,表明會在區選會和立法會選舉「歸隊」,投票力撐民主黨,所以他有信心可贏回主流社會的沉默大多數和開明建制派支持,保住泛民「六四得票」比率,同時擴大泛民的政治光譜。

今年7.1遊行,民主黨飽受批評。

盡快修補與泛民關係

至於因政改問題狠批民主黨的社民連,成員黃毓民昨遇到何俊仁時仍有交流。何俊仁表示會盡快與泛民黨派修補關係,包括向各泛民黨派提交民主黨政改立場報告,也會落區向市民解釋民主黨立場。
部份曾表明要與民主黨絕交的民間團體,近日回心轉意尋求和民主黨合作,何俊仁希望有不滿的民間團體,不要將民主黨打作敵人,「動不動當人係敵人,條民主路只會越走越窄,越走越孤立」。
民主黨又計劃邀請民主派成員組成小組,加入與中央的談判路線,同時爭取在本地立法時,讓過去曾當選區議員的人士,都有資格被提名競逐新增的五個區議會功能組別議席,也不排除會提名公民黨區議員參選區議會功能組別。公民黨黨魁余若薇回應時說,相信民主派仍有合作空間,亦不抗拒談判,但堅持談判時最重要是堅持原則和立足於公民社會。

最痛心司徒華受辱罵

【本報訊】投身民主運動逾廿年的民主黨主席何俊仁表示,前日7.1遊行最令他痛心和遺憾的,是過去為工運、香港社運和中國民運貢獻數十年的司徒華,以79歲高齡抱病參與遊行時,竟遭人指摘「出賣民主」和辱罵。何俊仁認為,有關無理指摘有違民主社會中,尊重他人的基本核心價值,「如果連有咁嘅歷史紀錄嘅人,都要俾人咁樣責駡同侮辱,會令人擔心,呢啲係咪有心爭取民主嘅人應有嘅風範,呢點大家要反省」。

「有損民主風範」

何俊仁多年來一直參加7.1遊行,坦言前日的7.1遊行,是他首次遭民主派支持者攻擊,而有關攻擊方式更帶強烈誠信質疑和個人侮辱成份,「其實呢啲係完全不必要,同有啲過份,係有損民主風範」。何俊仁相信,市民的攻擊部份來自對該黨政改立場的誤解,以及對政改的不同判斷,「呢啲不同路線嘅抗爭,只要係對住同一個目標,無需要互相損害同互相抵銷力量,民主呢條路係要互相支持同捍衞」。
何俊仁認為,市民應接受民主派未來爭取普選的模式將會變得多元化,若因路線不同就展開長期惡鬥,向意見不同者施以兇惡和暴戾手段打壓,只會令人對民主發展感到憂慮和抗拒。對於現時民主黨面對的惡劣處境,他認為是黨員學習如何以勇氣和定力坦然面對指摘的好機會,「係一次最好嘅歷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