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地產已講到有點悶,買來自住需要耐性、買來炒需要好彩,還未明白的無藥可救。不如轉轉話題,談談美國地產。
整體而言,美國樓市開始有些睇頭,原因之一是,平均價格由十年前的13萬美元(約101萬港元),曾升到06年中的24萬美元(約187萬港元),其後跌到現今的18萬美元(約140萬港元),跌幅25%。雖然仍不是很吸引,但還值得留意,惟要注意只是有睇頭,並非叫閣下大規模進軍。當然,全國平均數只是粗略指標,一般投資者無可能在全美都購置房產,即使財雄勢大亦不化算。據此,我們搜集了美國100多個大小城市的房產資料,挑選當中25個較熟悉的,以供投資者參考(資料來源 http://www.zillow.com),大體找到以下特點。
新奧爾良樓價跑贏大市
各大小城市整體樓價走勢大致相同,但升跌幅度不一兼步伐有別。以價格指數計,近十年升得高的有邁阿密、洛杉磯、華盛頓等,無甚升幅的有克里夫蘭(Cleveland)、費城等。至於不大升反低於十年前的有底特律。
此外,從06年高峯跌到近乎「阿媽都唔認得」的,有拉斯維加斯、鳳凰城和邁阿密,均價跌幅分別為53%,49%和48%。其間有沒有不跌反升的呢?有,是升了7%的新奧爾良,即數年前受風暴影響那個南部城市。
相比十年前,現時平均價又是以往多少倍?全美平均指數是1.43,相比十年前升了約43%,最差是底特律,比十年前下調了37%,最勁是新奧爾良,升了103%。
當中的25個城市有點特別,就是價格波幅大、風險高的城市,不一定在是次下跌得最多,究竟只是其「時辰未到」(未跌完),還是別的原因,則有待觀察。
有了上述資料,就可在其中作初步挑選來投資,但篇幅有限,下次繼續。
鍾維傑
「地產得」獨立房地產分析網站
http://www.Real-Estate-Tech.com